第二十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3 / 4)

瓷器等等货物。

朝鲜船运来了高丽参、高丽贡纸等等产品。朝鲜的经济文化受到中国影响巨大,许多的中国技术,对朝鲜并不保密。所以,朝鲜在这个时代纺织、造纸等等技术,也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而高丽贡纸,在明朝市场也是品牌比较响的高端纸张。

日本商船,运来了300石的米,以及200多把日本刀。日本的米,价格的明朝的五分之一,哪怕加上运费,也有利可图。不过300石,在港口只能卖个2.5两一石,才值750两银子。

而日本刀造价莫约一两银子,运到明朝能够卖50两的高价。200把日本刀倒是给日本商人赚了近1万两银子。不过,日本商人又迅速的在天津市场中采购了价值10万两的丝绸、棉布等等货物。

这个年代,明朝与任何一国建立贸易往来,基本上都是明朝货向别国倾销。而且,无需明朝商人主动倾销,而是外国商人,拼命的从明朝进口各类商品。

十多艘的商船,前来天津贸易,给天津市舶司带来的税收达到15万两之巨!而且,还深受商人的欢迎.......

而明朝其他的税收体制已经彻底败坏了。暴利的产业收不到税,而只能在自耕农身上征收到税收。

比如茶叶生产向来是暴利产业,一亩茶园能够创造十多两银子的效益。

但是整个浙江省的茶叶税,茶园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却只收到几十两银子的税收,茶叶税在南方已经名存实亡。

你敢多收,文人便会高举“与民争利”的高帽子!

中国古代文人口中所谓的“民”,并不是底层的老百姓。而是地主、缙绅阶级!所谓与“民”争利,就是与有钱有势的大地主们争夺利益。

而官场上的官僚们,大多数都是大地主家族出身。哪怕本身是贫寒的士子,当官之后很快也会成为大地主既得利益集团。

因为本该是纳税主体的既得利益群体,“既当球员又当裁判”将朝廷体制完全控制。所以,明朝中后期以来朝廷税收制度一败涂地。

而张居正这个大地主家庭出身的官僚,进行改革,也只敢拍蚊子,而不敢打老虎,所以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政府也是人亡政息。

封建王朝历次的税制改革失败,原因是假设了一个前提——“有良心”地主会为大局着想,自我约束。

但是这个假设的前提,永远不会实现的!

因为大地主利益集团整体短视,只为自己利益着想,从不顾全大局。

君不见张居正才死了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