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实验家,习惯用实战来检验他的想法。在后期戚继光尤其喜欢指挥火枪、大炮、战车、骑兵、步兵等等多兵种配合作战。
不过,肖图白觉得,多兵种配合,对于士兵、将领的素质要求太高。在戚继光时代落幕后,大明基本上没有那个将领能够做到那般程度。
因为戚继光能做到那般程度,因为他早期练成的精兵,个个都能作为基层官军使用。有哪些懂军事、会打仗的军官执行命令,才能够让戚继光复杂的战术,能够被执行。
而现在的明朝最缺乏合格的基层官军,越复杂、越精致的战术,越会导致失败。
所以,练兵、打仗,在前期尽量要用简易的战术。只有等到官兵在战场上锤炼成熟,那时候才能够玩更复杂的战术。
肖图白暂时只练一种兵——火枪兵!
这种建军思路,是非常符合时代潮流的。16世纪的欧洲,开始大量装备火枪,但是火枪手是与弓箭手混编。
那时候,欧洲战场的火枪手和弓箭手,是躲在由长枪兵、斧兵等等冷兵器兵种组成的方阵中,向敌人射击。
到了17世纪,随着火枪技术进一步发展,欧洲战场中的弓箭手已经被淘汰了。西方列强的陆军中,冷兵器士兵与火枪兵混编。
再过一些年头,冷兵器兵种,都会被淘汰出军队。
纯火枪手组成的军队出现,欧洲主流的陆军进入了“排队枪毙”时代........
事实上,戚继光对于火枪手的运用,只差临门一脚便成“排队枪毙”。
肖图白心道,既然老子穿越到17世纪了,就要大明的正规军提前进入“排队枪毙”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