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加速中子?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人类最早是从放射性元素中发现中子的,阿尔法粒子、伽马射线轰击某些元素,发生核反应,就可以从原子核中轰出中子。为了进行核物理实验,人们需要制造“中子源”。最早的中子源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和金属铍混合,然后射线从铍中轰出中子。后来,人们发现中子轰击铀235等超重元素可以发生裂变反应,并且产生中子,于是裂变反应堆就成为新的中子源,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反应堆仍然是人类最主要的中子源。
人们还制造了“散裂中子源”,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轰击较重的原子核,就能从原子核中打出好几个中子。散裂中子源的束流较高,但也没法作为武器,因为这种中子的能量来源于带电粒子轰击原子核,大量的能量都浪费在原子核中,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刘云建造一个超巨大的加速器,然后轰击靶物质,借以产生中子,如果这样,那么开动加速器后靶物质马上就灰飞烟灭,根本做不了中子炮。
利用中子做武器,第一种武器并不是中子炮,而是中子弹。中子弹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小型氢弹,一般氢弹爆炸时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是光辐射,中子只占一小部分,而中子弹则相反,没有贫铀外壳,绝大部分的中子都能辐射出去,穿透建筑物,大量杀死掩体中的敌人,而对建筑的伤害较小,核辐射污染也较小。但绝不是说中子弹的能量全部是中子携带的,绝不是说中子弹没有辐射污染,爆炸不会产生冲击波和高热量,只是冲击波和热量的能量比较小而已。如果一枚中子弹命中一幢大楼,那么周围数十米范围内的物体也会炸得粉碎,同时产生一朵小蘑菇云,然后辐射出大量的中子,中子的杀伤半径约有八百米。
因此,中子弹的技术含量,放在星际时代确实是小儿科了,根本没法作为星际武器,因为其载体只能是导弹,而导弹也会被拦截。更何况,太空战舰何等巨大,装甲何等强悍,连数亿吨梯恩梯当量的爆炸或者激光攻击都能扛得住,小小的中子弹确实不算什么,还不如发射反物质导弹呢。
真正的中子炮,应该能够直接加速中子,并且其能量要大大超过激光炮,才拥有实用价值。当然,加速中子的难度非常大,远没有加速带电离子那么简单,因此中子炮的能量也很难达到离子炮的恐怖地步。
加速带电离子,靠的是电场,那么,想要加速中子,就只能靠引力波了。静态的引力场是没法把中子加速到可以作为武器的地步的,因为万有引力实在太弱,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