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虫洞技术(5 / 6)

无限战役 真空场能 5013 字 2021-07-31

受到的干扰也很小,因此能够轻易探测到近距离内的任意空间波频率。只要找到目的地的频率,再与之共振,付出很小的能量就能产生一个近距离虫洞。

远距离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两个地点之间可能拥有无数的星球、尘埃和暗物质,波动太大,干扰太大,没有一个信号源的话,根本探测不到目的地的空间波,虫洞也无从产生。

另外,思金人的裂缝发生器,原理也与空间波有关。其实很简单,只需搅动一片地区的空间波,让空间扭曲,这样就会对区域内的物体产生伤害。由于思金人的技术还比较低,搅动空间所能输入的能量也不高,因此裂缝发生器的伤害值也不高,只能秒杀猛犸坦克这种级别的单位。而后来提根子爵发明一种“球壳型”裂缝发生器,其中就包含了控制空间扭曲范围的技术,这又要高明一点。这种技术,自然也被刘云他们学去了。

实际上,更高级文明的虫洞技术有两种:引力虫洞技术和虚空虫洞技术。其中,引力虫洞技术可以利用大质量物体(恒星或行星)产生的空间波来产生虫洞,具体的过程是:根据引力场推算目的地的空间波场,然后找到坐标,再产生空间震荡,与目的地处的空间波发生共振,产生虫洞。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技术相当复杂。而且科技这东西,当人们没发现的时候,想破头也想不出来,而一旦发现秘密,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了。例如,人们没有发现晶体管之前,根本想象不到会有计算机芯片这东西,根本想不到一台电脑可以小到手掌这么大的地步,也想不到可以用砂子(含有硅)来生产电脑!而一旦揭破这个秘密,一切都变得很简单了。

这种技术最多可以一次跨过数十光年,一般在星系中行进是没问题的了。但是,这种方法会受到强引力场的影响,例如在银河系中心附近,一次跳跃(穿越虫洞的过程也叫做跳跃,这里“空间跳跃”和“跨过虫洞”是同义词)的距离会大大减少(参考《孢子》)。

至于虚空虫洞技术,则需要把空间波矢激发到极高能态,然后激射出去,使得两地之间的空间产生扭曲,最后连结起来,在当地与目的地之间产生一个虫洞,不需要共振。但是,这样一来需要那种激发空间波的技术,这个技术可不简单,二来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距离越远,误差越大。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误差个十万八千光年是正常的,但是,可以通过多次使用虚空虫洞技术跳跃来缩小误差,只需几次就能准确到达目的地。对于这种误差举个例子,例如1:10000的技术,跳过一亿光年的距离,误差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