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离子发动机(3 / 7)

无限战役 真空场能 6033 字 2021-07-31

错误……算了,这回的成功率应该相当巨大,不成功就没天理了。”所谓海森堡的错误,是指二战时期,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没有像其他德国科学家一样逃往美国,而是留在德国,希特勒让他负责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但是,或许是海森堡的数学不够好,又或许是他因为“良知”,不想让原子弹首先出现在纳粹德国,他计算错误了,计算铀235的临界体积算错了,算得需要几千吨还是多少的铀,总之是极大量的铀,才能发生核爆炸,因此他率领的工作组就一直在提取铀,但距离他算出的那个数字遥遥无期,而实际上公斤级别的铀就能产生核爆,普通物理系学生都能算出的一道题,海森堡竟然算错了,这是一个低级错误。与此同时,海森堡的同行奥本海默却在美国率领一群科学家率先制造出原子弹这个大杀器。

这时,刘云已经在离子发动机上加装了空气驱动器,这是一种多层级结构,让高速的离子在此和空气分子发生弹性碰撞,将动能传递给空气分子,带动空气向后喷出。这个原理很简单,就像一个高压水枪,放在水缸里喷水,能够带起大量的水流动一样。另外,原始版的离子发动机因为会喷出大量电离的离子,所以会产生巨量电磁脉冲,造成严重破坏,如果不加处理,即使经过了空气驱动器,那么电荷仍会保留,甚至会让发动机带上大量静电,引发事故。所以,刘云在设计空气驱动器之时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特地让带电粒子在空气驱动器中和电子中和,回到电中性。这些电子正是离子发生器产生的,原本的空气电离之后,空气离子被加速,但电子电荷相反,往反方向去了,现在正好让二者重新合而为一,既消除了电荷,又能回收一部分的能量,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这个新型的离子发动机,其实关键之处有两处,一处是超大束流加速器,另一处就是这个空气驱动器。如何把高能离子的动能更高效率地传递给其他空气分子(氮、氧等),空气驱动器的结构非常关键。有时候,一个不恰当的设计,会使效率降低不少,甚至造成事故。而现在这个空气驱动器堪称完美,离子的动能几乎完美地传递给空气分子,而大量的空气在空气驱动器里又能畅通无阻,能够达到非常大的喷气量。

“这一回,成了!”刘云自信满满地按动“启动”按钮,顿时,巨大的电流通过超导输电线传送到发动机之处,同时,发动机的涡扇开始工作,大量的空气进入空气驱动器,在其中被高能离子迅速加速。最后,大量的空气以极高的速度,从喷管里喷射出来!

此时,离子发动机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喷出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