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战争时代,就变成了100万,如今信息化战争时代一本基地,价格又翻了一倍,变成200万。当然,光是价格提高也没什么好处,关键是系统把铁路也升级了,最早的铁路局部署的铁路是没法通行300公里时速以上的高速列车的,甚至200公里都不行,而现在铁路局升级了,铁路业跟着升级,虽然一本基地还不提供高速列车,到了下一个等级——一本高级的时候才提供平均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但铁路本身已经能承载这些列车了,所以刘云让系统建筑修铁路,然后再用自己生产的高速列车。这铁路价格也提高了,最早是一千公里的单轨需要20万资源,现在涨到一千公里单轨100万资源,足足涨了五倍!就说现在这条临时修建并临时作为军用的铁路,是四轨并行的,就用了将近一千万资源。但是,现在刘云他们有钱了,这点资源,不差钱!
如果让刘云自己来建铁路,他肯定不会建那种普通的电力高速列车,而是会建超导磁悬浮列车,这些铁轨和列车都需要用纳米核心工厂来建造。话说地球上的磁悬浮列车有一个最大的缺陷——不能变轨!也就是说,一列磁悬浮列车只能走在一条磁悬浮铁路上,想到另一条铁路,走个岔道都不行!例如,从北京到广州修了一条磁悬浮铁路,但现在又想修一条铁路,从北京福建,按照常理,铁路只需从武汉或者什么地方分个岔,让火车先走京广线,再转向福建就行了,但磁悬浮列车的磁铁是扣住铁轨的,就像“C”形卡扣一样扣住铁轨,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在一条线路上行驶!所以,这样就需要再修一条铁路,从北京到福建。如此,铁路线越多,重复建设的铁路就越多,有时候去相邻的两个城市,却需要修两条独立的铁路线!这就是原有磁悬浮列车的最大缺陷!
显然,成熟的磁悬浮列车不可能有这样的缺陷,刘云称这种落后的磁悬浮列车的缺陷是“愚蠢的缺陷”,一辆车只走一条路,这是什么道理?所以,他对超导磁悬浮列车进行了改进。传统磁悬浮列车必须扣住铁轨,因为其上的线圈除了用来悬浮和推进之外,还必须能够导向,如果少了铁轨侧面的的列车导向线圈,那么列车就没法改变方向,甚至没走两步就脱离铁轨,造成事故。刘云的改进原理很简单,让导轨产生的磁场不是匀强的,其磁标势是“峡谷型”,即中间低,两边高,那么列车将处于势能的低点,这个势能谷足以保证列车不会脱轨。至于转向,导向线圈的功能由导轨上的线圈组来完成。这样,刘云设计的铁路和列车就保证了可以和一般火车一样,可以自由沿着铁轨转向,不必重复建设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