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生成一大堆纳米管,然后从中挑选比较好的那部分。制造纳米机器人需要一个一个地移动原子,用原子搭建出一个纳米机器人。所以,制造纳米机器人的基本设备是一些超精密原子显微镜,就是能用针尖“看到”原子,并且移动原子的显微镜,不过这种显微镜拥有多个针尖,可以用原子搭建立体的结构,而不是IBM那种只能在平面上移动原子的层次。是的,这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而且只能造出一个,只有一个纳米器件,太少了,不是吗?当然,一个纳米机器人显然无法派上用场,而日后批量的纳米机器人也不能通过移动原子的方式来制造,必须让纳米机器人可以自我复制。
要让纳米机器人能够自我复制,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料上说:“要让一个东西自我复制,那么你最好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生物本身。生命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创造物,人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我们知道,细胞中有DNA、RNA、核糖体、ATP和其他细胞器,其中DNA用来储存信息,一部分RNA用来转录信息,DNA可以自我复制,而RNA可以通过DNA制造出来,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制造工厂’,ATP是细胞的能源。那么我们可以模仿生物,制造出拥有这样功能的纳米机器人。
首先,是类似DNA的纳米机器人,我们叫它‘记忆体’,其结构我们也可以模仿生物,做成双链型,而双链的每一对单元都必须互相配对,那么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相吻合的结构。不过,单单DNA无法自我复制,生物里面DNA的复制还需要一些酶,那么我们也可以制造类似功能的纳米机器人,我们叫它‘催化体’,然后记忆体的自我复制需要能量,我们也可以制造一些拥有较高化学能,可以重复‘充电’使用的‘能量体’,这种能量体的结构必须和催化体,以及后面用来组装的纳米机器人吻合,其化学能可以方便地使用……”
具体的纳米技术还是很复杂,不过,总体原理是模仿生物,DNA对应记忆体,RNA对应转录体,酶对应催化体,ATP对应能量体,核糖体对应装配体。其中,装配体这种纳米机器人可以由能量体提供能量,然后可以移动原子,组装成复杂的结构,同时,记忆体上面的信息对应一套“装配密码”,可以指挥装配体移动不同的原子,组装成不同的结构,这个装配密码可以由研究者自行设定,只要能让装配体成功实现装配步骤就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最后,这种装配体必须能制造其本身,并能制造除记忆体和转录体之外的任何纳米机器人。当然,如果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