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潜艇和直升机(1 / 6)

无限战役 真空场能 5547 字 2021-07-31

?

不久,刘云便接到梅青的电话,刚一接通,电话里就传出梅青兴奋的声音:“喂!你在哪?快点过来啊,我研制的潜艇成功了!快过来!”

“??”刘云正一头雾水,还未答话,梅青在电话的另一头便道:“哦,对了,我现在在青岛,你快点过来!”于是,啪的一声就挂断了,看得出,她是相当的高兴。

于是,刘云赶到机场,直接开着一架猎鹰战斗机,然后就飞往青岛,仅仅二十分钟过去,刘云就到达了青岛的机场,看来超音速巡航的战斗机就是快。刘云赶往海军基地,不久,就在某个码头边上看到在一边指指点点的梅青,她正在指挥各技术人员进行试航前的准备。事实上,刘云在刚刚来到这个时空之时,就有召集一批熟悉枪炮的工匠,后来又加上宋应星等人和他们的学生,把他们召集起来,直接安排到枪械厂等地工作,从零开始让他们熟悉近现代的武器技术。不要怀疑这些古人的能力,他们虽然没有学过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等现代学科,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掌握,实践中摸索,加上刘云和梅青的指导,以及印发了一批基础书籍和技术书籍,这些技术人员在几个月后就能熟练地操作现代机械生产枪械火炮,一年之后就对这些较简单的武器的原理之类的有了比较好的掌握。而今,经过数年的工作和学习,他们对大部分的技术都已经掌握,一些杰出的工程师甚至掌握了飞机的制造技术,如今除了电子计算机什么的太过复杂,还没人掌握原理之外,其他的东西,刘云供给他们学习的东西,他们都基本能够进行生产了,当然设计能力还不行,毕竟他们是通过灌输式教育学会的。

事实上,赶鸭子上架的技术人员一样能取得较大的成就,其关键不是在于那人是否系统地学过现代知识,而是那人是否够聪明,脑子够灵活,学习能力够强。建国初期,出现了一批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出身的技术人员,甚至是一些知名的科学家,他们没受过太多的系统教育,但他们可以从实践中学习,通过刻苦努力,一样可以创造奇迹,甚至成为大师。所以,还真的不能光以学历什么的来判定一个人。

当然,武器研制人员的保密工作是做得不错的,他们的身份对外都很神秘,外面是一个职务,而在内部则有不同的工作,外人不知道某个工程师是干什么的,就算家人也不能告知!同时,思想教育和监管工作也很强调,所有涉及到核心技术的人员,都必须绝对忠诚,热爱大明,怀着报效大明的理想进来工作。而且,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是正统的中国人,那些外国来的“留学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