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闻(2 / 6)

讨逆 观潮听雨 5231 字 2021-06-07

上的方巾,皱纹中浮现一抹温暖的笑意,道:“不碍的,都是大乾的百姓,遇此遭难,见着帮衬些也是应该!”

不知怎么,那七爷的眉头微皱,其中似藏着半点忧色,凑上前来,不由分说的切了他的寸口,顷刻后对那老者拱了拱手:“身子有点虚,已经没有大碍了。”

老者似对七爷这贸然的行径有些不喜,缓缓皱眉,点头。随后将目光移回,询问道:“看你的模样还是这有功名在身的诸生,怎么会流落到此?”

“晚生七月进京赶考,不想路上秋洪耽搁了行程,回返途中又遭了鞑子,被掠了在此,前些日子被府兵交战冲散了,天寒地冻的,没办法…幸遇诸位恩公,搭救活命,晚生感激不尽!”

方才将那零散的记忆梳理了番,大致也了解些前因后果,听其问来,只是如实答了。这广袤原野,杳无人踪,若想平安的活下来,还要仰仗人家才行,自不敢欺骗。

只见立在那儿的七爷沉吟顷刻,轻皱的头却更深了,道:“宣府你这样的流民不少,别说什么救命之恩了,扶危济困实乃应该,既然今日相遇,那便是缘分。”

“这次咱们保的是趟货镖,自口外回大同。客气话就别说了,你若是顺路,便一道回去。遇上这样的事儿,无论如何也不能叫你再流落不是?”七爷的这番话说地豪气干云。

“如此,就在此拜谢恩公了。晚生家住宣府石塘县,距大同镇不远。”

七爷沉吟了会儿:“不过,打听一下,劫掠的那股鞑子兵有多少人,行过此处多久了?”

苏景一怔,回忆着脑海的记忆,这具身体的主人,被鞑子劫掠,失措至极,那里还知道这么多,无奈他只能睁着眼睛胡说八道:“大概几百人,自晚生流落大概三日左右。”

冬日的夜来的快,耽搁这片刻时间,帐外就彻底昏暗下来,突然听见外侧一阵吆喝,七爷掀开帐帘走出,看的出来那老者对他格外亲切,缓声问道:“你怎么样,缓过来没有?”

“多谢您关心,已经好多了。”艰难地微笑,向着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老者回答。不多时就到了开饭的时辰,随老者行出帐门,只见寒风一阵紧似一阵,暮色环绕四野。

无尽苍穹,寒星几点,残月高悬。耳际处除了人叫马嘶,就只有风声。篝火点燃,跃动的火苗被锋利似刃的冷气拉的老长,夜色彻底席卷天地,墨色沉静,却是连半点身形也不见。

锅中被简单处理过的肉香四溢,苏景怔怔立着,极目四顾,却见苍茫寂寥,杳无人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