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先于别人进咸阳。项羽同志啊,你真是太不懂政治了!有些话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一旦对不了现,就会失信于人继而失信于天下,后果是很严重的,你是英雄你不能和刘邦比,不认账耍流氓不是你的强项。很遗憾项羽只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是盖世英雄,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并不是一位头脑清醒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未得天下和他的性格缺陷是有关系的。此时还在听别人调遣使唤的刘邦也有了先入咸阳之心,但拿自己和项羽一比就显得特别的没有自信,这次进咸阳和上次毕竟不同,上次只是去当差受点儿幸苦化点儿路费就到了。这次是去拼命,搞不好还得丢命。正在郁闷之时,一个人来投奔了他,此人名叫张良,字子房,为韩国(不是李明博的那个韩国)贵族后裔。确切的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三位智慧化身之一(其他两位是;三国时的诸葛亮和明初的刘伯温)。而且来头也颇为传奇,年青时是位愤青,曾经伏击过秦始皇,用的武器是铁锥,实施手段是飞砸,可惜距离太远未遂,不然他将进入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后来他四处漂泊,遇一老者(据说是仙人)传授一书,名《太公兵法》,说是姜子牙所著。能看懂姜老前辈书的人实在不简单,因为他的手下一半是人一半是神仙,神仙我们不用说了,剩下的人还全有特异功能,个个天上人间来去自如速度很快高铁都望尘莫及,感觉那象一段史前文明。所以这本书内容想必跟天书也差不多。张良就这样带着这本书投奔了刘邦,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建功立业,二是检验一下这本书的神奇力量。为此秦末汉初天下最具有智慧的两个人才都来到了刘邦的帐下。应该说读过‘天书’的张良的确要比萧何更能胜任参谋长这份工作,刘邦的仗渐渐打的有了章法和思路,萧何也有了足够的精力去料理他擅长的政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张良很快就给刘邦支了摆脱窘境的一招。他对刘邦说:“现在应该趁着项羽大军与秦军主力章邯的部队对峙之际,选捷径挺进兵力空虚的咸阳”。这等于说让别人去啃硬骨头,咱们进城去喝酒吃肉。有点儿不仗义吧,没办法这只能怪项羽那句‘先入咸阳者为王’的话说的太早了。刘邦心中豁然开朗,这真是一步事半功倍的好棋。他立即发兵平阳直逼函谷关,后又包围了宛城迫使郡守齮投降,顺利进入函谷关驻军霸上,兵峰直指咸阳。此时刚刚上任才半年的秦三世子婴已无兵可调,雪上加霜的是,这时传来了大将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的噩耗,大秦江山并未象他的缔造者秦始皇所希望的那样千秋万代,仅仅十四年就寿终正寝了。刘邦在官道上接受了秦朝末代皇
第二章 烽火燎原(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