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的庞大资源。他在目前的远东很吃得开,不敢说横趟吧,至少那些越来越不给莫斯科面子的地头蛇们,很给他面子,有些大荣花大价钱打不通的门路,通过他就能很轻松的走通了。就拿远东煤炭联营来说,三井也未尝没想过挖陆寒的墙角,但经过尝试他们就知道了,这条路走不通,因为远东煤炭联营内部派系分立严重,能主事的人都在很谨慎的争权,谁都不敢做出格的事。而且这些俄国人一方面拼命搂钱,一方面又心存忌讳,所以只跟他们最信任的人交易,却没心思拉拢更多的客户。他们对目前的境况很满足,不想节外生枝,因此,启光能源就是他们唯一信任的选择。
原本,陆寒是不打算与任何人合作的,他没想过要把自己盘子中的肥肉分一块出去。但现实摆在眼前,他要想快速完成对远东布局,就必须筹集海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他是拿不出来的,必须引入外部投资才行。
另外,这件事的背后有三井物产在推动,之前,他与三井的合作很愉快,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把双方的关系搞僵。
当然,决定他最终接受大荣公司,并认可这项合作的原因,还是在于大荣公司本身,因为陆寒在翻开大荣企业资料的时候,敏感的察觉到这家大型零售商在发展战略上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不在短期内修整的话,甚至会在不久的将来把整个大荣拖垮。
或许是受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大荣公司在过去若干年里,一直在大肆扩张,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到处开设分店,更别说是日本国内了。
盲目扩张向来是企业经营的大忌,更何况大荣公司作为连锁零售商,其在扩张的过程中,单一注重物产的经营,却忽视了它的本行,说白了,就是光顾着买地皮了,却没注意那些地皮购置之后,经营的连锁百货是否效益良好。
陆寒仔细研究了大荣公司旗下的上百家店面,发现从88年开始,大荣公司旗下的百货公司能产生效益的店面,为60%左右,而剩下的六七十家店,都是在亏本营业。
大型卖场可不是一般的企业,一旦亏损就是亏大的,员工工资、货物积压、过期商品等等,这些都是亏空大项。而大荣公司却完全忽视了这些危机,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都是以增置的物产为抵押,拿到贷款,然后继续投入扩张。这样的连续贷款投资,一方面将公司的流动资金压缩到了危险线以下,另一方面,又为公司压上了大笔的债务,不说别的,单单是利息就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陆寒认为,大荣公司的领导层也不一定不知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