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如何使人怜爱和痛惜,放荡、任性的他对女人来说依然个是个充满诱惑的恶魔。
然而无论两人身体的距离是多么的接近,心灵的间距还是远远相隔,所以他也是依然痛苦的,无奈的……
“恶魔牌”代表对外在物质的yu望,此时心灵上的追求将完全被忽略,被外物强迫锁住是一方面;不愿离开,自己加诸自身无法解脱的心所产生的束缚,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没有人能完全抵挡住恶魔的诱惑,羯自己也不可例外。
与此同时,我的耳机里想起了这首歌……来自QQ的另一边……
对方:好了,这是我改过之后个歌了!怎么样?
听着听着我突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叹,我说:“你真的是个很音乐的人……”
对方:“谢谢……我猜你也是女孩子,而且是个很难琢磨的女孩子:)”
我:“我很难琢磨?”
…………
聊着聊着我就发现这真的是个很音乐的人……
我们谈萧邦,谈贝多芬,也谈CURRENT93,MichaelBolton……
然而我们说得最多的还是钢琴——她说她最喜欢的乐器是钢琴——这是我没想到的,我以为她会更喜欢现代的摇滚。
她说她喜欢古尔德,她说“需要事先声明的是,任何试图仅用几千字对古尔德的一生进行哪怕是简略叙述的想法都是不实际的。
当然,他首先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深沉的哲人,一个作品虽不多却也耐人寻味的作曲家,一个不可多得的传媒大师……仅就其钢琴演奏而言,在千万听众心目中他就是巴赫的最佳代言人,甚至他就是巴赫的化身。
《哥德堡变奏曲》的变奏的基础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主题的低音线条。巴赫在这样一个及其逼窄的基础上建起了一座巍峨的音响大厦,期间包容了巴罗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风格样式,卡农、赋格、舞曲、咏叹调、沉思曲、序曲等应有尽有。
巴赫的晚年生活在心灵的孤独中。儿子称他为‘老古董’,市民们沉醉于歌剧院里充满卖弄的咏叹调,雇主则用斥责回答他的天才……
他无意于开创一个新的世界——他自知这不是他力所能及,这不是上帝给他的使命。他把一切余热用去修补那个即将随他逝去的旧世界,让它与自己一起完美的死去。
古尔德的一生也生活在孤独中。无论在舞台上他能得到多少鲜花和掌声,无论他的唱片能买多少万张,他都厌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