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中国一部分人内心的道德观。重点是复仇,以复仇为理由杀害仇人全家,是可以被理解和赞扬的。仇恨也分为几等,最严重的称为死仇,不死不休的那种。虽然很多人倡导以和为贵,但是很多人仍旧是走快意恩仇路线。
于明表示,一直不能理解欧美电影中,为什么主人公复仇后感觉到空虚。因为在于明认识中,死仇代表不仅是愤怒需要宣泄,更是一种责任,你此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和中国人尽孝一样,不仅是发自内心情感的,而且还是一种责任。
于明再解释了死仇,比如别人给你一个耳光侮辱你,只能算冤家。而别人杀你父母,淫你妻子,这就叫死仇。死仇的受害方总是让人同情,拥有死仇责任的人,他们在无力复仇时候,就会幻想出侠士。侠士就是拥有铲除不公的能力和行为的人。
于明最后解释,如果鹞子亲人被黑帮所害,而鹞子杀死黑帮全家,在他看来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鹞子继续杀戮同样遭人厌恶的人,就化成为侠士,是值得尊敬的人。
曼迪认为于明说的侠士诞生在缺失了正义的环境中,而现在毕竟有比较完善法律。
两人最大矛盾在于,鹞子是不是可以对死仇的孩子进行杀害。
辩论无果,曼迪和于明之间出现了第一次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