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救还是不救?(3 / 4)

仁者襄公 凌慢慢 2996 字 2021-06-07

“齐侯,现下好不容易才打开亡郑之路,要是在此半途而废不止是错失良机,更是让那些战死在新密城头的勇士们寒心呐!”

你一言我一语,帐中的诸侯代表们渐渐分化成两个阵营,唇枪舌剑地相互辩驳争吵,争先恐后地向小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和脸红脖子粗的激动,哪里还有半点君主、大将的风度?!

回想起几个时辰前帐中那噤若寒蝉的状况,姜小白忽然对自己召集这帮私心满满、趋吉避凶的“墙头草”会盟,产生了一丝后悔:带着这么些目光短浅的坑货,自己真的能得到想要的名分么?

想到这儿他不禁顺势向许君身边望去,小白突然想起了那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亲家”,今日能突破新密城防自然少不了他精准的判断,或许自己现在也可以再次借助他那双“慧眼”……

可惜这会儿桓公心里也是乱成了一团麻:楚军猝然北上动向不明,他自己带走了几乎整个国家最精锐的士兵;而在都城坐镇的兹甫偏偏又在日前一连串的新政改革中,得罪了差不多所有世卿贵族。

更让他不放心的,是潜伏在晋宫的暗线发回的情报上,那行触目惊心的大字:“晋侯前日密遣使之宋,疑有重臣与之私应,身份不明!”

在这个局势混乱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晋侯悄悄地派人去宋国做什么?最关键的是朝中重臣居然也有人被拉下水,成为了晋人的内应,那这个内应所图的又为何事?

从那日反常得爆发成燎原之势的“流言事件”,精明老辣的桓公便觉察到其中诡异之处,就算是举国上下的贵族们全部站在了儿子的对立面,可这瞬间传遍诸侯之间的速度,绝非是几个贵族能实现的。

当时虽然猜想估计有境外势力落井下石的推动,但他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子夫冷眼旁观的“钓鱼”行为。

但此刻联想到晋宫暗线情报中提到的时间,那流言背后真正的黑手身份简直已经呼之欲出了--竟然是晋人!

老实讲桓公真地想不通晋侯为何要给自己来上这么一手,难道这老家伙现在祸害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还不够,居然连别人家的儿子也见不得好,想在背地里算计陷害下不成?!难道他失心疯了?

尽管百思不得其解,他当下还是立刻给子夫传了一封急信,让他心中有数的同时,秘密查访朝中内鬼以备不测。

现在明里有楚人的六万大军虎视眈眈,暗地里又有内外勾结的晋人觊觎窥探,桓公真得很是替某人捏了一把汗--他那稚嫩的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