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成为武器的粗胚。”
“对于一般农具来说,几十锻就足够日常使用了,可换成武器想要不输于青铜的硬度,至少也要在一二百锻以上;费了那么大劲儿才跟青铜兵器差不多的水平,所以大家也都不怎么乐意打造铁兵器了。”
原来如此!子夫这才明白,为何直到几百年后的战国后期,始皇帝手下横扫六合的秦军,使用的依旧是传统青铜兵器--道理很简单,青铜武器技术成熟、能大规模的制式化生产。
而因为现阶段炉体小、燃料原始、鼓风设备差等缘故,这时的铁器锻造应该还处于最原始的“块炼法”阶段:即把铁矿石先炼成质地比较软、杂质很多的海绵状粗胚,再经过反复的锻打逼出其中的杂质,形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熟铁。
这样耗时耗工的铁器,显然不适合作为大规模装备的制式兵器,但对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宋子夫来说,即使不如“科技宅”般能分分钟弄出高炉、精炼装置,但改进下燃料、鼓风设备神马的倒也是小菜一碟;只是这种“划时代”的玩意,要小心保密才是……
“铁器的事情本殿一会儿单独再跟你说,从今以后李烈就是装备司锻造部门的负责人,你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宋国锻冶的整体水平至少拉高到齐人的水准!”子夫想了想,还是打算把这一块交给李烈,人老实不说在这方面经验也比较丰富,而且拖家带口的不虞有诈。
“这,”李烈显然没想到世子殿下会如此看重自己,不过倒也没怎么推辞,对自己的能力他还是有几分自信的:“小人定竭力而为!”
“接下来再说说你们的事情,有谁曾经参加过弩的制造?”还没等他们消化完刚刚的消息,某人又是天马行空地突然问道。
“小人曾参加过!”、“俺也是!”,五六个工匠里竟然有半数都曾制作过弩,这让子夫不禁喜上眉梢,看来这玩意并不是那么罕有啊!
他笑咪咪地看着眼前的匠人们道:“如果本殿在现有步弩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缩小到可以在马上使用、甚至收入袖中的程度,不知各位有没有信心可以做到?”
工匠们不禁面面相觑,显然从未想过把弩“成比例”缩小会是神马样子,良久一个体型偏瘦的汉子才站了出来:“殿下的想法未必不能实现!只要在制作时缩短弩臂相对长度,将机括做得更加坚固精致,完全可以在马上使用,可要小到收入袖中……”
“本殿只是打个比方,”子夫见有门急忙出言解释道:“能小到可以在马上使用就很好了,不知这位怎么称呼?”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