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子夫的盛大古代婚礼 上(2 / 3)

仁者襄公 凌慢慢 2272 字 2021-06-07

是敢说半个“不吉”,估计脑袋早就被砍下来了!

可流程总还是要走的,所以我们的使者大人,又是屁颠屁颠地去齐国旅游了一圈,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婆家。

又去参观了一次齐国祖庙后,随着使者的归来,也到了“六礼”中的重头戏“纳征”的环节了--至少在某人心中,这绝对是后世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聘礼给的不到位丈母娘分分钟教你做人的节奏啊!

好在宋国也算是“三恪”之一,祖上还是有些家底的;除了必备的绛绸十端和两张鹿皮外,十几抬金珠奇珍以及各色兽皮锦缎,也是闪花了子夫的眼同时又让其心疼不已--丫的这古人也太不厚道了!连后世的丈母娘还多少会“回”点礼呢,这怎么能就“照单全收”呢?!

倒也不能怪别人抠门,毕竟这时候的习俗就是这样,而且人家齐国的“嫁妆”也是丰厚的紧啊!所以他也只是暗暗腹诽了一阵罢了。

送过聘礼后便来到了整个“结婚活动”的后半段,宋国又是派出一位使者,向齐桓公“请期”,即后世所谓的“看日子”了。

不过这时的婆家在定婚礼日子上,倒没什么发言权;在桓公老爹大笔一挥选了八月初六为佳期后,齐国那边也就只是告诉一声罢了。

眼瞅着自己这场“盛大的古代婚礼”准备工作业已完成,“六礼”更是只剩下了最后“完婚”的步骤,子夫亦是忍不住长叹一口气:那么多人忙活了一个多月,这古代结个婚还真是麻烦的紧!

其实倒也算他赶上了“好时候”。这个时间点虽然天下已经有了“礼乐崩坏”的预兆,但在明面上那位蜷缩在洛阳的周天子,还是颇受一些守旧世卿贵族的青睐。延绵了几百年的宗族制度依旧牢不可破,而所谓的“改革派”还远没到踏上历史舞台的时候。

宋国本身作为周天子亲封的“三恪”,一众老眼昏花的礼官们,自然是希望用这么一场郑重、规矩的盛大婚礼,在天下人面前彰显本国的底蕴和气度--绝非那种山林里走出来的“暴发户”可比!

齐国当前则更需要有那么一个坚定的盟友,替自己扎根在两个蠢蠢欲动的庞然大物--晋、楚之间,既能时刻监视两国的一举一动,又能让他们如鲠在喉,不敢轻易找上自己的麻烦。

所以精明的小白和管仲,甚至连原本制定好的“抄郑伯老窝”活动,都因为这场联姻的缘故暂时押后;让子夫受宠若惊之余,也是暗暗欣慰--毕竟历史上记载的这场战争,还远没到该来的时候。

******

“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