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计划、人才招募、“秘密部队”成立……
这一切若是全让他自己去实际操作的话,哪里有可能似父亲般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的游刃有余?恐怕早就不是被愤怒的国人撕成碎片,就是看到他国的军队肆无忌惮地冲到面前了吧?
那些自己看来“保守”的举措,也只能说是没有点娘上动辄“翻天覆地、超越时代”的YY大神们过分罢了;哪一项改革的背后,不是凝聚着父亲殚精竭虑的操劳、软硬兼施的手段?!
来了这个世界快五年的自己,离真正地融入这儿,还差得远呢!
不多时子夫的头上便渗出一圈细密的汗珠,看来还是最近事情太过顺利,竟让自己不知不觉间生出了“骄娇二气”,父亲借如何安排百里奚之事,也是趁机想给自己提个醒啊!
恐怕就算是那些暂时蛰伏的世家贵族们,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个亡国的小小中大夫,一跃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上卿、国相的!
“只是…”心念通达,子夫也是明白了父亲话中的意思,却难免有些担心道:“如此一来,百里奚和宫之奇会不会不接受我们?”
“呵呵,”桓公轻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这小儿子还真是当局者迷啊!他耐心地分析道:“自然是不会。要知道即便是那宫之奇,虽说曾任上卿可也是在虞国那种不入流的小国;现在遭逢大变身为亡国之人,有人愿意庇护他们请他们入仕,这已是天大的惊喜。”
“而且,”桓公的语气骤然一变,胸有成竹道:“除了兹甫,现在谁又会这般重视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君主的赏识,那哪怕你口中的大才百里奚,也只能流连在各国间,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小小的中大夫!”
一针见血的话语,仿佛振聋发聩般回荡在子夫耳边,他默默地咀嚼着父亲的话语,终于意识到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君主们,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了:哪怕是后来以五羖赎回百里奚,任用蹇叔、百里视等人的秦穆公,也只不过是因为地处偏远西域,手下没什么人才好用的缘故。
在这些世家大族林立的中原大国,一没出身、二没年纪优势的百里奚、蹇叔等人,永远不可能得到君主、贵族们的赏识。
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失去某个人才,会丧失一次增强国力、励精图治的机会;他们信任的,只是自己亲族中、世家圈子里涌现出的“可靠人才”--归根到底现在还不是战国那种世卿制式微、礼乐崩坏的乱世;现在的统治者们,还远远没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觉悟。
难道说自己不知不觉地就又“超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