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香港电影大事件 续(3 / 5)

星耀香江 熊鲅 4213 字 2021-06-07

徐可是一组,王京是一组,吴雨森是一组,刘冠伟是一组,那个余允杭是一组,杜祺峰也得有一组,我的天呐!杨林悚然而惊,这么庞大的分支结构,自己怎么顾得过来?就是劈成两片也不行啊。若是全都聚在一起,那自己还分尽心力的把它们拉过来干什么?自己拍就好了。

怎么办?

不仅是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

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是死结,起码有人就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邵义夫。大片场流水线的制作模式,就是这种为了保持产量以及照顾到每一个主力导演都有片子拍的最好的方式。然而邵氏公司在新艺城和嘉禾的冲击下步履维艰最终导致减产停产,就知道这种模式以及不适用现在的香港电影发展。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嘉禾新艺城的那种干法:卫星公司。以红星映画为主,然后组成各个小公司,由红星映画提供资金提供院线,卫星公司负责拍摄。

说实话,这种方式大概是全体在场之人都愿意接受的,那样一来自主能力就更强,也更灵活。但是杨林不想那样!你们都自主灵活了,哥们怎么掌控大方向?

如果杨林不想最后像狗一样累死不把红星映画弄得一团糟,采取卫星公司的模式是个好方法。那样不仅能够把他解放出来更多的参与未来布局规划,也能极大的释放这些牛人的激情。但是发展的大方向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怎么办?

施南笙对于公司的行政运作能力是其他人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她从接触不长时间对于杨林的了解来看,这个人并不是权力**很重。可是他现在的犹豫,分明就是不行把这些人分封出去然后降低掌控力。为什么不迷恋权利却还要死死霸着掌控权?绝对不是为了赚钱,那又为了什么?

她奇怪的看着烦躁的杨林,想了想轻声说道:“大家都是比较偏向于技术的类型,无论经营手段还是资金都不是很有优势,您看是不是可以全都由您投资,您占大股份控股?”

控股?杨林脑中豁然开朗,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由徐可、王京这些人成立卫星电影公司,红星映画投资占据绝对股份,这些人以技术或者本人入股,负责公司的具体运作。然后将红星映画、红星唱片、红星院线甚至于远在曰本的红星动画工作室统合起来资产重组,成立一家“红星娱乐”发行股票上市。那时候红星娱乐就像是一张大网,而自己坐在网中央居中调度掌控方向,更可以趁着上市凑集资金,自己也可以脱出身来攻占曰本电影市场或者进军北美。

所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