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做不出来?”你小子也太狂了吧?这是根本没把我们银都机构放在眼里呀,见惯风雨的繆一元也有点不高兴了。
谁知杨林还真的点点头:“做不出来。”
繆一元气笑了,拿着指头点点杨林,没好气的道:“好大的口气,那你说说,你写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出来?”
杨林见他生气,不为所动,缓缓的说了一个故事,一个“集结号”的故事。
抗曰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下令以集结号为令撤退;惨烈的战争中,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他们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3辆坦克,歼敌无数。排长焦大鹏是谷子地的左右手,他在临死之前说自己听到了集结号响,让谷子地带着仅剩的几个弟兄撤退,战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对,大家对此产生了分歧。谷子地此时发现友邻部队早已撤退,他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姓命。强烈的震惊和内疚之下,他携带炸药包奔出窑场只身前往敌军战壕。其余战士最终全部阵亡。
谷子地受伤后在后方的医院里才得知,自己原来的部队番号已经取消,他不仅难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战死的47个弟兄都将被视为失踪者……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崇高荣誉。他用尽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死难的战友们,无论如何都要将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
当他终于回到当年发生血战的旧窑场,却发现战场遗址已因煤矿开采而面目全非。除了谷子地之外,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人相信就在这个窑场下面,躺着几十名壮烈牺牲的战士。谷子地发疯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矿,无论如何他都要让真相大白。
就像愚公移山,也许是他的行为感动了老天,汶河修水利时发现了此窑洞及其中的47具遗骸,遗骸们的身份也得到了确认,证实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的全体战士。在一个明朗的春曰,谷子地在纪念碑前,吹响了迟来的集结号……
杨林把原作中的解放战争换成抗曰战争,只需要小小的改动就天衣无缝。这么做的原因,是杨林还惦记着台湾市场。当然,这部片子既然在大陆上映,就不可能继续在台湾上映。但是杨林还指望以后他的片子卖到台湾呢。要是把这部戏直接拍成解放战争时期,估计杨林下半辈子都别想进军台湾市场。
这部电影现在连原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