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后勤(3 / 4)

见邓时锋开口说了话,其他人也没再有什么意见,几位高级军官纷纷将邓时锋的这个安排给记在笔记本上,准备会后便落实到位。

“对弹药补给上,我们见习参谋处这次也出现了错误,为此我代表参谋处的全体人员向大家致歉。”

“从各作战连队弹药消耗量和作战规模上我们参谋处经过分析,发现给战士们每人配发两百发备弹过于沉重,实际战斗中,战士们往往数天的战斗都消耗不到五十发弹药;即便是最多的连队,也仅仅是平均消耗一百二十发;而且,步兵枪弹消耗量和炮弹的消耗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例关系,如果作战部队使用炮兵作战的话,炮弹的消耗量一增加而子弹的消耗量就会成比下降……这应该得益于炮兵能直接打掉对方士气造成队伍崩溃有着莫大的关系……”

哄的一下,会议室里难得的出现了一片欢笑声,特别是炮兵营长黄仕诚,更是脸上有光的微笑不已。在坐的基本上都是从士兵一级慢慢成长起来的中高级指挥官,经历过大小多次战斗的他们对炮兵在作战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自然很清楚,就像见习参谋所说的那样,大炮一响,对面不管是守军还是攻击的队伍都很难承受这样大的心理压力而崩溃,因此在实际作战中,这些指挥官们也会视不同的对手选择是否让炮兵出战。

“因此从弹药和粮食两个最大的补给物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在粮食消耗能就地解决一部分,作战强度为中级消耗量,再结合南方的江河水网的特点,还有我们水营所装备的船舶数量、吨位,可以确定,就目前的补给运输能力,可以保证一个加强营上千人沿河流的对外作战消耗,如果按照目前船厂的生产速度,以及水营新兵的训练状况,到明年年中,能做到保证两个加强营的跨省作战需求!”

和刚才大家的细语交流不同,这一次底下的军官都没说话,生怕会漏掉每一个关键的字眼;跨省作战!这个词对于所有指挥人员来说都是极为敏感的,这意味着自己将走出广西的山窝,到更广阔的天下去四处征战。

讲台上的见习参谋拉开墙壁上的全国地图,这份地图不用说也是从后世的地图中放大绘制的,虽然现在明朝官道还不是很详尽,但水网河流分布却已经是标注的很明确很清晰了,而且这些河流能否通船、能通行多大吨位的船只,也通过情报部门的长期实地收集数据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资料,大家完全可以通过那一条条蓝色的河道估算出自己能打到哪……

理论上,只要兵力足够、补给能够保证的话,即便不用走海路,通过南方密集的水网交通可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