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工业革命的代表(2 / 4)

还是仅仅拿来守城被对方火炮死死压制毫无作为,甚至是连人带枪的直接向清军投降……

这三条中邓时锋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第三种结果,虽然自己并没有多少损失,可这批武器没有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威力多消耗清军的实力那就太失败了,而且成建制的完整投降也意味着今后自己的部队很有可能会正面遇见装备夏式步枪的八旗兵,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当然,事情还是需要分两面看的,如果明朝军官在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的情况下就成建制的投降,那么他们对夏式步枪的概念也就终结于一种可能快速射击的步枪上了,没有经过实战磨砺和改变战术用法以及严格的训练,你就是给他们全部都是能突突的自动步枪他们也无法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动步枪的最大战斗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这些夏式步枪的消息如同泥牛入海一样毫无任何音讯的回馈,甚至连装备去哪了都不知道,唯独的消息就是首批秘密运往北方的三十万发底火安全到港后分两处存放,在首批枪支弹药交付后第十一天,第一批底火也很快被一群官军给“找到”,从附近埋伏的情报人员观察,这些明朝官军所携带的正是夏式步枪;只是由于光线和角度问题无法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无法能够从士兵的精神面貌以及其它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

原本邓时锋还打算通过钟书清来关注这些武器的去向,可钟书清官微言轻,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被派来这别看升了一级,可大明朝派其过来那就是属于随时可以抛弃的弃子,对于一颗弃子,你会重视吗?

无奈之下,邓时锋也只能被动的等待北方传来的消息,自己继续做好各种发展,以准备接下来自己的新一轮扩军和扩张。

由于受和大明朝的交易影响,夏改式步枪的换装由于物资的交易到位得以提前进行,原先预期明年才进行的换装被提前到了今年。

夏改式步枪的生产由于延承于夏式步枪,其生产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特别是枪管部分只需要对枪膛做一些改动,其机匣变动部分并不大,因此在很早之前夏改式步枪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量,和之前提到过的那样,限制夏改式步枪大量列装的主要原因不是枪械的生产,而是弹药的产能限制。

由于去年几台验证型蒸汽机的诞生,一直困扰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动力问题出现了突破姓的进展,在经过几个月的试用,这几台验证型蒸汽机都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不管是锅炉的安全姓还是阀门、压力表、活塞、活塞环、曲轴等等关键设备的使用小时数都初步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