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庆祝仪式后面的阴谋(2 / 4)

桥板,这里正聚集着大量身着或青或蓝或襟黑色泽的衣裤或裙,头包深色长巾或饰布,带着各种绣花和少量饰品的壮族民众还有一些瑶民,更有喜欢穿戴银饰的苗民,他们聚集在这里载歌载舞正庆祝着一年的丰收。这样的庆典仪式并不固定在哪个地方举行,而是各地轮番举行,今年,正好轮到桥板这里举行今年的庆祝仪式。

少数民族多喜歌好舞注重节庆喜曰,像这样一年丰收的庆祝自然属于较为隆重的仪式,除了庆贺收成之外,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和相互交流沟通往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每年到这个时候,附近甚至周边乡镇山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居民都会朝庆祝场地涌去,人数多时可以多达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庆祝集会持续时间长达三天,白天大家交易交流,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更是会利用这个机会,采取“搭歌”的形式进行交流,明代岳和声在《后骖鸾录》中就载录当时的情景: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男歌胜,而女歌不胜,则父母以为耻。又必使女先而男后。其答亦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遁走山隘中相合,或信宿,或浃旬,而后各归其家,取牛酒财物,满志而后为之室。不则宁异时再行搭歌耳”。

这种将经济与婚嫁文化结合于一体的壮族歌墟文化与明廷倡导的汉儒文化大相径庭,也曾一度被中原王朝打压与严禁,不过能被禁止的地方自然是政斧实际能够控制的区域,像在这种山里……禁令是啥玩意?!

不过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丰收庆贺不仅因为收成颇多让人欣喜之外,而且庆祝的现场,还多了一群身穿黑色衣服的外人!

其实这些外人早在前两年便已经开始出现在这种庆祝现场了,他们带来了南面某个地方生产出来的各种铁器、食盐这些生活物资和各种小玩意进行交易,因为山里缺乏铁器物资而且价格合理买卖公道,这些产品很受欢迎。不过那个时候人数太少没人注意,交易量也不大,但今年来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衣着都较为统一,所带来的产品物资也更为丰富,甚至专门在会场外供交易的地方摆了一条长桌,专门供所有各族人士选购。这种新奇的方式和丰富的产品物资让很多山民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更让人惊奇的,负责销售、讲解的这些身着黑色挺括衣服的人中,都是能讲山里的壮话瑶语苗音侗腔,而且音调是那样的自然流畅,仔细看,你就会发现有些人甚至就是几年前山里同族但不同村的本家亲戚……

在外人的群体里出现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