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一条鞭(3 / 4)

大学士 衣山尽 3114 字 2021-06-07

这事我说了算,说你没干就没干,你能咋地。”

孙淡本就是穷人出身,如今接触的都是上层建筑,眼界开阔。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基础,又有地方生活经验,可说是理论和实践都来得。

他笑了笑,石破天惊地说出一句话来:“陛下,依臣看来,大明朝的官除了一小部分品行较好的人外,大多数朝廷官员还是不地道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有漏洞不钻,有钱不捞,这个要求实在有点高。臣老家有句俗话:有钱不要王八蛋。

所以,旧有的税制对朝廷没有好处,全被地方包干了。”

嘉靖面色突然一白,骇然道:“吏治真的崩坏到这等地步了?”

孙淡也不回答是否,只道:“没有相应的制度,好官也会变成坏官。陛下应该做的不是去品评官员的品德,追究其责任,而是消灭可能导致贪污的土壤。”

吏治是得罪人的活儿,孙淡不想涉入其中,便打了酱油,将话题扯到另外一方面,又道:“陛下,其实实物税还有一桩坏处。”

“孙卿你说。”嘉靖平息了胸中怒气,总算镇静下来。

孙淡:“食物税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大,由于收上来的都是东西,且林林总总,花样繁多,又不方便调用。比如江浙收上来一大堆粮食,京城里吃不了,本地人又不缺,听说西北缺粮食,那就往那边运吧?一算,粮价还不够运输费。那就别折腾了,放在粮仓里喂老鼠吧。更头疼的是,各地虽然上交了很多东西,除了粮食,还有各种土特产,中药药材等等,却没有多少银两,这些玩意放在京城里又占地方,每年光仓库保管费都是一大笔开支。”

嘉靖猛地将饭碗摔在桌子上,怒道:“孙卿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问题。依朕看来,国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消耗在物资转运保存和调集上面,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前些年怎么没人想着要改一改。朕手下这些官员宁可让这些东西烂在库房里,甚至用来抵扣官员们的俸禄,也不肯想着变革。都是一群废物,国家每年花这么多俸禄养了他们,他们却不肯为君父分忧,要他们有何用处。”

饭碗碎开,听到这一声巨响,太监们才慌忙跑过来收拾。

嘉靖焦躁地站起身来:“不吃了,不吃了,吃了一肚子气。说一千道一万,根本还是在吏治上面。难怪杨廷和要朕整顿吏治,淘汰多余的官员。”

孙淡巴不得快点结束这场晚餐,道:“杨阁老的手法激进了些。臣以为,官员的不作为同他们的品德和才能无关,实在是现在的税制有大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