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过窝。于是,玉熙宫也就变成明帝国的决策中枢机构。
轻车熟路,孙淡对西苑可是熟悉透了,以前正德在时不只来过多少次。如今,地方还是这个地方,正德却不在了。物是人非,换了人间,让人心中不觉有些感慨。
进了玉熙宫精舍,就看到一个十五岁的帅气的年轻人身着道袍坐在明黄色的坐墩上。而白云观的王真人则侍立在一旁。
这还是孙淡第一次见到嘉靖皇帝,忙道:“草民孙淡,拜见天子!”
黄锦道:“不用大礼,陛下说了,孙先生布衣而卿相,只需站着说话就是了。”
“谢陛下。”孙淡直起身来,平视过去。
那嘉靖皇帝也抬起头深深地看了孙淡一眼,然后慢慢从坐墩上站起来:“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身居九五之高位,才知道做皇帝是天底下最闷最苦的事。孙卿,朕等你许久了。”他“呼啦!”一声甩开道袍的袖子:“你们都退下吧,朕同孙卿有要紧话说。”
“是!”黄锦和王漓退了下去。
这二人一走,屋中安静下来了。
嘉靖只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孙淡,却不说话。而孙淡也一脸坦然地回视过去,一时间,都没人说话,倒有些冷场。
良久,嘉靖嘴角微微一翘,突然笑道:“孙先生的才名朕闻名已久了。这些日子闷在宫里,把先生所的的文章。无论是诗词歌赋,时文八股,还是小说演义,戏剧段子都找来读了一遍。朕没想到先生如此多才多艺,可谓百门精通啊!若不是靠着你的文章,朕这两月在宫中还真要给闷死过去了。好在朝事已妥,可时常诏先生入宫说话。”
“陛下抬爱,小民不过是一普通士子,胡乱写了些东西,不算什么的。”
“先生谦虚了。”满意地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从来没见过面的智囊,从龙第一功臣,嘉靖非常满意。在黄锦口中,孙淡就是一个持才傲物的狂生,可今日一见,却并不是这样。
孙淡的淡定从容让皇帝大生好感,又问了孙淡几个问题。孙淡也回答得无一不是妥帖适当。
说了半天话,皇帝这才同孙淡熟悉起来,也渐渐地放开了:“孙卿,人说你是无双国士。朕一直想诏你进宫问政,你说,朕刚登基,首先应该做什么?”
孙淡微微一笑:“不是应该先做什么,陛下应该问问你自己,如今最头疼什么。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随心而行,自然是水到渠成。”
嘉靖以手扶额,笑道:“先生这席话大有道意,有些意思。朕登基以来,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