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回家,我妈给我说的。我们这个地方属于甘肃东部。按照我们的说法,这里的冬天那是真正的冬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还有一个非常优雅而且响亮的叫法是陇上飞雪。也算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我们这里随着油田的枯竭,油田总厂撤离,发展情况反倒不如十年之前,而且油田和农村虽然隔着一面墙,但是墙内的生活是现代社会,而墙外面则依然是农耕社会。一堵墙隔了两个世纪。农村生活没有暖气,后面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和丰富,人们逐渐的淘汰了土炉子取暖,后面慢慢的大家就用生铁铸的那种生铁炉子了。为了方便省事,我们那的炉子很少用无烟煤或者蜂窝煤,而是直接从煤矿上拉的那种大炭。每年冬季,拉个一吨两吨的,来年春天烧的也就差不多了。烧不完的磨碎可用来平时烧火做饭,也算物尽其用。但是直接烧大炭有一个最大的危险是一氧化碳中毒,惨剧屡有发生,但听的多了也就麻木了。我有个本家堂哥后面也是因为煤气中毒,后面虽然略有恢复,但是留下终生遗憾,让人痛惜不已。而这个故事就是从这开始。
我们这个村分为东郭村和西郭村,当年油田开发时,就是在我们西郭村建的基地,后来镇街道也是沿着西郭村村道而建。所以西郭村的人生活水平要略好于我们东郭村。后面随着油田枯竭,油田工厂撤离,许多西郭村原先在石油上班的本地临时工们也就失业了。
这些人里面许多人已经人到中年,孩子都已经七八岁,甚至于大的都已经十几岁了,但是老人孩子总得养活,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出外谋生。西郭村有个叫有发的人,以前我也见过,按照大辈分来论,我还得管他叫叔叔。不幸的惨剧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时间记不太清,大概是在十年前吧。那年初,有发和别人一样,抛下父母,放下老婆孩子独自一人南下广东打工。一年之中的辛苦心碎自不必说,很多人都深有同感,离乡之人不如狗。
等到年底,差不多十一十二月份,就快结束一年的打工生涯回家过年的时候。一日正在上班,家里给他突然打来电话说,赶快回来吧,家里出了大事了。你现在必须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任凭有发怎么问,家里人就是不给他说发生了什么事,只说让他赶快回来。
他当然知道,家里人这么说肯定是出了大事了。他匆匆忙忙的跑去机场定了机票就往回家赶。那时候农村人一听说坐飞机,那都是有钱人的事。这趟飞机几乎花去了有发两个月的辛苦钱。等快到家的时候,他远远地看见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