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战场(3 / 4)

帝国雄心 天空之承 3154 字 2021-06-07

作用。崇尚火力至上的苏联军队,在1941年时拥有大量各种型号的火炮,其中一部分由于年代较为久远而威力有限,但更多的是在30年代末的扩军行动中制造出来的,其总体性能凌驾于对炮兵建设有所忽略的德军之上(元首青睐的远程重炮除外),因而德军在历次作战行动中还鲜有直接以炮火反击进行成功压制的先例。

苏军炮火凶猛袭来,德军一线阵地上的官兵们照例沿着交通壕撤往预备阵地和专门的防炮击掩体,这种在上一场战争中就演练得十分纯熟的战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们在炮击中的伤亡,而滞留在前沿阵地进行警戒观察的士兵往往需要祈求上天的垂青。随着火炮和火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枚大口径炮弹能够直接杀死数十米甚至百米范围内的生命,坚固的堡垒虽然能够极大地吸收震荡和冲击,但在炮弹落点较近或者是遭到直射的情况下,内部人员仍然面临着致命的威胁!

尽管此前两次大规模炮击已经消耗了海量的弹药,而后方交通又受到了德国空军的袭扰,苏军这次炮火准备的时间仍然超过了一个小时。猛烈的炮火不断捶打着地面,隔着好几公里也依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昔日战争之王的愤怒!黑暗的天幕早已在炮火的映衬下变成烧红的锅底,防御一方的官兵们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新近补充上来的新兵尤其对这种状况感到惊恐,持续的炮击过后,漫长战线上总会有那么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家伙陷入崩溃境地,而更多的人则在炮击中悄无声息地死去:他们有些是不幸被炮弹或弹片击中,有些是在剧烈的冲击中内脏破裂而暴毙。相比之下,那些被炮火掀起的泥土所掩埋的人就要幸运得多,当军官们吹着尖锐的口哨催促士兵们返回一线阵地时,便会有无数的人抖擞着头上和身上的尘土爬起来,抓起武器便跟着人群往交通壕的另一端跑。在照明弹的照耀下,无数的钢盔如同河流一般汇聚到了正面防御的第一线!

苏军的炮火还在向德军纵深延伸,但受到火炮射程的限制,它们还无法侵袭德军炮兵和装甲部队的集结区域——为了避免在炮火交射中吃亏,德军炮兵一贯将阵地布设在纵深地带,其射程正好能够在本方一线阵地前进行火力拦截。

“各排严守阵地,反坦克小组进入伏击点!”

在军官们的大声提醒下,mg-34机枪手们开始抢修被炮火摧毁的掩体,步枪手们也没闲着。他们无视那些升起、落下的照明弹所带来的奇异光线,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将落在战壕底部的泥沙铲起来加固到战壕的外沿部位——枪弹无眼,多一寸保护,存活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