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相当大的威胁!”相比于下属舰长,约翰.托维的神态和口吻都要淡定得多,而且望向“安森”号和那些苏俄船员的目光显得有些怪异。
“他们现在有自行建造12英寸以上口径的舰炮的能力吗?”不跳字。朗奇上校有些轻蔑地问。
穿戴整齐的托维,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据我所知……目前是没有的!”
“难不成他们打算从那几艘装备12英寸舰炮的战列舰上拆卸主炮用于安森号?”朗奇上校揣测道。
“这已经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情了!”托维说。
朗奇叹了口气,这就是所谓的虎落平阳受犬欺吧!
“上校!”托维转过头,盯着朗奇看了有那么几秒钟,“俄国人一走,就通知你的舰员做好出航准备!”
“噢,要出航了么?”朗奇似乎并不觉得奇怪,由于战局的特殊性,停泊在斯卡帕湾中的每一艘英国舰艇都加满了燃料,而且每隔三天都要更新一次补给,确保随时出动的情况下拥有最大自持力。
“嗯!”托维应了一声,却没有透露更多东西。在如今的本土舰队司令部会议上,他总是最沉得住气的那个——恰好与弗雷泽将军形成了互补。
由于苏俄海军的工程师和技术军官先一个星期就已经入住了“安森”号,最近几天,那艘安装简易烟囱的战列舰还进行了试车,结果达到了12节的航速——距离最高28节的设计性能还差很远。尽管如此,考虑到英国岌岌可危的形势,以及目前苏德两国尚未翻脸相向的关系,苏俄政府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运到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然后再在那里进行后期舾装。考虑到英国目前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舰炮,苏俄政府准备利用自己的现有装备将它武装起来,甚至已经给它想好了名字:“博罗季诺”号。
由这支小型护航舰队运来的苏俄水兵们登舰之后迅速进入了各自的角色,事实上,苏俄海军目前仅有的甘古特级战列舰原本就是在英国技术工程师们的指导下于俄国本土造船厂建造的,主体构造和许多细节都充斥着英式风格,加上他们无需熟悉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极其复杂的火力系统,经过了两天的短暂磨合以及两次原地试车和一次海上试航,等到大雾重新弥漫北海,他们便急不可耐的启程了——从斯卡帕湾到摩尔曼斯克的海上距离足有3000公里,以12节的航速日夜不息地航行也需要将近6天时间,“安森”号满载燃料足以完成这长途跋涉,反倒是随行的苏俄护卫舰需要中途补充一次燃料!
苏俄的海军官兵高高兴兴地带着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