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一怒兴师(3 / 6)

大汉帝国 殷扬 5243 字 2021-06-07

梁王也是个明白人,他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朝中压力肯定很大。若是不处置他,朝中大臣必然会挂冠而去,可以想得到,到时必然是朝堂一空,景帝会成一个光杆皇帝。真要是那样的话,汉朝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一切谋利,一切宏图伟业都将停步不前,甚至天折。没有了大臣。再宏大的构想都不过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是以,景帝这次对他不会手软。一定会狠狠的处置他。这次暗杀行动,可是他在盛怒之下做出的决断,楚乔和韩风招供了,铁证如山,他要辩解也无从辩起,可以说,没有丝毫转寰余地了。

即使朝中大臣的压力再大,只要窦后支持他,要保他,他就不会有事。问题是,此事差点要了南宫公主的命,这让寰后很伤心。

爱不如爱孙,这是老年人怜爱的铁则,梁王虽然得宠,可是,他能有南宫公主那般得寰后的欢心吗?

南宫公主十岁就给下了国书。要嫁去匈奴,这本身就让寰后伤心欲绝。这么多年来的朝夕相处。寰后一颗心全系在南宫公主身上,对南宫公主的呵护之情远甚他梁王。

南宫公主贤慧之人,对窦后很是孝顺,这更让窦后欢喜。

第五齐他们竟然鬼迷心窍,差点要了南宫公主的命,这就伤了宝后的心,断送了他最后的庇护。

在没有任何人庇护他的情形下。若是认罪的话,梁王的下场会非常惨。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拖了。拖下去,再谋出。

拖下去未必有办法,总比现在认罪伏法耍强,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不交出郭解,那是因为,虽然郭解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毕竟足之虫死而不僵,他还有不小的势力。把郭解掌握在手中,必要时,还可以用用。

“什么?他竟然敢抗旨?。景帝听主父偃把睢阳报来的情形一说。不由得勃然大怒,眼睛瞪得象铜铃,怒喝起来:“老,谁给你的胆?你竟敢不把联的旨意放在眼里!”

作为皇帝,绝对不能容忍有人抗旨。哪怕是自己的至亲之人,兄弟姐妹儿女都不行。粱王这一抗旨。还真是让景帝恼怒异常。

“老,老!”景帝一字一顿,浓眉一拧,仿佛出鞘的利剑,杀机涌现:“传旨,把郭解的家人、亲戚、明友正法!把他们的人头,传送睢阳!”

郭解的家人、亲戚、朋友虽已在擒。却因为郭解仍是在逃,还没有处理。景帝现在杀他们,还要把他们的人头送到雕阳,那是在给梁王警告。意思就是说,你若是胆敢再抗旨不遵,那么,这些人的下场就是你的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