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征粮 5(2 / 3)

名有数学天赋的兄弟。其中,两司马陈晨就是其中最有天赋的一个。在教授大家识字之余,李成平也开始教给陈晨简单的数学知识。尽管陈晨学习时间还短,简单的减加乘除还是能够应对的来的。

短短的十天时间,李成平就完成了完税纳粮的工作,又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李成平终于将这些粮食全部运回了镇江城。

李成平运粮回到镇江,将粮食直接交往圣库,军需官看着比钱粮征策上多出三成的粮食目瞪口呆,立刻派人向罗大纲作了汇报。等李成平刚刚将粮食全部运进圣库,罗大纲就到了圣库亲自查验。

罗大纲心情激动的看着这些粮食,对李成平说道:“好小子,你还真就比往年多征收了三成粮食。我本来想你要是能多征收一成,我就给你记一功,现在足足多了三成,你说你想要什么奖赏吧?”

“大人,没有你的器重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只要能为天国做出贡献,我就很高兴了,哪里还要什么奖赏!”李成平谦虚道。

“哈哈,有功不赏怎么能够服众。现在天国物资比较紧张,我就不赏给你财物了,这样吧,我就升你为旅帅,允许你招一卒新兵,怎么样!”罗大纲大笑道。

“谢大人器重。”李成平也很高兴,不仅升了官,手下士兵多了一倍,李成平高兴坏了。

罗大纲点点头,说道:“我没看错你,不枉我在武昌亲自招你进入太平军。你来具体说说,你怎么多征收三成粮食的。”

听到罗大纲的询问,李成平就详细的跟他说了他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的所作所为,讲了为了征粮纳税所遇到的困难,讲了他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最后,李成平总结道:“我们太平军如果依靠地主、乡绅们征粮,征收的粮食肯定不会比满清时征收的多,只有我们自己去征粮,才能多征粮,还能获得百姓的支持。”

罗大纲听了李成平的话,沉思了一段时间问道:“我们自己征粮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是我们上哪里找那么多人才呢?负责征粮的人至少要会写字,会记账吧。”

“我们可以在军中集中教授士兵们认字。”李成平说道。

“那老师的问题呢,上哪里找那么多老师?费用问题呢,怎么解决?”罗大纲反问道。

李成平感觉罗大纲对教士兵们认字不积极,便沉默下来。罗大纲看着李成平不再说话,安慰他道:“你做的很好了,人才的问题不急,听说天京要开科取士了,以后我们天国会自己去纳粮的,等人才多了就好办了。好了,你忙活了一个多月,也该休息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