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复立州牧(2 / 3)

明扬三国 海漂 2480 字 2021-06-07

刺史权威不够,既不能禁,而且没有用对人才,所以百姓不服,辄增暴乱,建议陛下改置牧伯,镇安华夏。”

当年王莽篡汉,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给西汉末年动乱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也给当年光武帝重建东汉造成了很大麻烦,一洲等于一国,zhōng yāng无法集权,对一个王朝来说是非常不稳定的事情。

刘宏对此也是很头疼,他虽然**,但是不代表愚蠢,从他可以迅速瓦解大将军窦武就看出,对政权的敏感度,刘焉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天下不宁,全国上下都有战争,分封州牧,的确可以安定四方。

但是刘宏担心的是尾大不掉,那刘焉的居心,一方面是为大汉着想,另一方面是在为自己谋权利,想当益州牧,而且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馀的后裔,若让他做大,刘宏十分担心再现秋时期,诸国争霸,断了刘氏江山。

揉了揉额头,看着面前正在催促宫人们快些填充热水池的蹇硕,突然问道:“蹇硕,今rì朝议上,益州刺史刘焉送来的恢复州牧制度的议书,你怎么看?”

灵帝很信任宦官,经常询问朝政大事,蹇硕也不为怪,想了想,缓声答道:“时局艰难,改置刺史为牧伯,蓄养民生,于大汉有益,于陛下有益!”

“年前,有黄巾之祸,凉州之乱,朝廷尽起十数万大军,才刚刚平定,耗尽上亿钱粮,今并州、幽州,丁原与公孙瓒无rì不战,才勉强击溃南匈奴与逆贼张举。”

“这些外姓将军屡要钱粮,连连厮杀,却不能快速平定战乱,盖因只有战功才能给他们富贵,根本不思良策安定一方,他们需要以战养战,来博取更大的功劳。”

“陛下多年积蓄,几战之间,消耗殆尽,以致不得不令他们二人,就地自食!就地自食,这是国家取祸之道,非是长久之计。”

“而幽州刺史刘虞、益州刺史刘焉,都是主张招降安抚,并且多有成效,这说明只有宗室中人,才会体念陛下艰难,不贪功行事。”

“刘焉入益州,益州渐安;刘虞入幽州,乌桓叛逆yù降;外姓将军中,也只有那朱魁或可体谅陛下一二,平乱迅速,从不懈怠拖延,虚耗钱粮。”

“陛下心中自明,皇甫嵩年老贪名,尚且不说。公孙瓒少年锐气,贪功求战,不顾国家空虚,这是危亡之道,不是急迫之间,不可用之。”

蹇硕哈着腰,似痛心,又恭敬的建言着,他在宦官中算是异类,是真心为刘宏着想之人,这些刘宏都知道,若说张让等人是为平衡党人而培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