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了握腰间的轩辕剑,微闭双眼,自朱魁的轩辕剑,对此剑,他可谓常常衣不解带,哪怕是睡觉也要放在枕边,每rì清晨他都有固定时间,自己亲自擦拭。
华歆,华子鱼,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间,官至三公,辅佐了曹家三代人。
朱魁闭眼不过转瞬几息之事,但自有一番从沙场中养成的杀气不由透体而出,这让面前二人不由一禀,那戏志才还好,却是习惯,早明白这是朱魁是在脑中寻找关于华歆的记忆,不过那华歆心里却是觉得,果然是善战悍将,传言不虚也。
见眼前这位青年又是一名三国名士,朱魁连忙收起嘻哈的神情,庄重对待,站直身子,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什么威虏将军,我那麾下兵马早已解散,不过一杂号将军罢了,现在同在尚书台任郎官,即是同僚,叫我怀明即可。”
“莫要学志才先生,说过几次,就是不愿改口。”朱魁说完,笑看了一眼戏志才。
华歆还了一礼,他却是个较为古板一些的人,反对的说道:“将军平定南阳,功在社稷,子鱼仅是侍郎,如今虽与将军一般,但功劳是不可抹去的,必须要给将军足够的尊崇,否则怎对得起将军浴血拼杀,搏来的功名。”
见华歆坚持,朱魁无法说道:“那便随子鱼先生,咦,先生背负的乃何物。”他却是注意到了华歆后背上长长的包裹。
华歆听了,笑了笑伸手将身上的长包裹给解了下来,打开来后,里面装的却是一把五弦长琴。
一旁的戏志才解释道:“方才从尚书台出来,得遇子鱼,原来大儒蔡邕先生在其府上举办一琴音会,子鱼有幸受邀,这要带琴而去,见此我与子鱼说后,便来这,想要邀将军一同前往观看。”
“哦,蔡师的琴会,既有幸得遇,自是不能错过。 ”朱魁眼睛一亮说道。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自创“飞白书”字体。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0多辆。
其人除去经文大师身份,更是jīng通乐曲,创作蔡氏五弄《游》、《渌水》、《幽思》、《坐愁》、《秋思》与三国魏末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四首琴曲并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