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群穿明末记》更多支持!
话说:黄台吉这一道走的相当顺畅,直至喜峰口时、都没碰上“挡道”的明军!当然啦、喜峰口的“攻城战”是无法避免地。但和两年前不同,此次并非分兵数路;而是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共同攻打喜峰口。!!!
而且、这时间上还很凑巧;不论是叛军与澳洲人的初次交锋,还是他黄台吉的攻城战,都是在同一天进行的。!!!……
喜峰口城外、黄台吉也摒弃了以往的战法;直接用青铜跑、轰炸其明军的守城重炮。同时、那群包衣炮灰们也借着炮火的掩护,以龟壳阵形式开始攻城了。!!!……
而明军嘛、此时则有一种无力感!试想一下、明军善用火器守城;可谁曾想、这么笨重的玩意儿也能进行“野、战”呀。而且两年前、这群建奴就来过这么一招;看来此战、已无胜算。!!!
果不其然、一小时后,明军的重炮已被毁坏殆尽!连带着、其城墙也被轰塌了好几个缺口。!!!……
能有这样的“成绩”、倒不是他建奴的火炮有多么的了得;事实上、由于相隔近千米,后金火炮的命中率仅为千分之五!然而、“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这新伤旧患叠加在一起、也就导致了这种结果。再加上、明末年间“贪、墨”成风;不论“军饷、奉银”、都会被瓜分掉一些,即便是赈灾粮饷也不会放过;更何谈、这种修城驻防的钱粮啊!换言之、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害死人啦。!!!……
可就在摧毁完明军的重炮之后、这后金的火炮声却是戛然而止了!因为、长时间的炮击,早已使得每门火炮发热烫手;若还要勉强使用、必是炸膛的结果。!!!
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没有火器助阵了呢?!!!
有啊!不过、和那十几门青铜炮相比;这后面的火器、就显得不那么靠谱了!因为它们是一百余杆、“前装式、火门滑膛抬枪”。!!!……
若按原有的历史轨迹,这玩意儿应出现在晚清年间;但在本时空、由于穿越众金胜坤的介入,致使后金、提前进入到了“火器时代”!也使得他黄太吉、不得不重视火器的发展!在他老黄看来:“既然能有火炮,那么、为什么不造火铳呢?”!于是在他一声号令之下、后金开始造火铳了。!!!
然而、在金胜坤离开后;这后金的火器制作技术、已然是停滞不前了!而那些被掳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