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想想自己以后就嫁个农村人,每天和鸡鸭猪牛打交道,每天赤着脚在泥里土里,那日子太怕了!
“现在到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李欣同学现在是四十名,学校重点培养你,应该是有点希望的!”学校领导这么说。他们也没说要李欣让出来,只是这么暗示一下。如果说明了,或者劝她让出来,到时她要没考上,会恨他们一辈子的。这点他们也明白,所以才让他们三人面对面来说。
李欣看了看杨鲲,杨鲲轻轻点了点头。她和杨鲲的关系更好一点,有着朦胧的情爱在里面。那年代的感情是很纯洁的,这个纯洁不打引号,是真的纯洁!他们相互仰慕,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心里都为着对方着想,为着对方好!
哪像现在,中学生的感情都只是好玩,大学生的感情是面子,毕业后的感情掺杂了太多的现实因素和物质因子。
在李欣表态后,学校领导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们的意思也是让邓薇用这个保送名额,这样,就很有能增加一个上大学的,在升学率上,以加上零点五个百分点。
那年代,在高考前两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预考,又称筛考,这次考试将决定进入高考高场的资格证,将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会被刷下来。不知是因为高考阅卷工作量太大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全校只有八十个人能参加高考。
预考成绩下来后,李欣果然进到了二十九名,杨鲲因为很多时间花在辅导李欣上,反而退了,排到了二十三名。最后两个月的冲剌,李欣算是拼了命了,杨鲲也陪着她一起拼命。要知道,成绩到了这个地步,每提升一点都很难,大家都在拼命,你要超过人家,就要比别人更拼一些。
那年代也没有分数查询系统。考完后两天,学校会弄一份标准答案过来,不知上面配下来的还是县教研室做出来的。考生再到学校,回忆自己的答卷进行估分,再根据往届的录取线看自己是否有希望,是填什么类的学校合适。
估分后,杨鲲排第十九名,比上年录取线高了七分,李欣排名第二十,比去年录取线高了五分。结果,那届的分数线提高了,全校只录取了十八个同学,全县也只有二十三人,好多学校背了烧饼。
杨鲲以一分之差,李欣以三分之差,双双名落孙山。
那年头,不存在退档之说,只要你上了分数线,就算等于分数线,也就定定的能被录取。当然,也没有什么用钱来祢补计外生。所以,他们俩便成了光荣的地球修理者,那年头流行复读,再读一次高三,学校为了升学率,会帮你改名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