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经营时尚品的商店,一方的股东是黄煜本人——只是黄煜本人,不包含黄氏家里其他人。也就是说,今后这间店铺挣的钱,属于黄煜那份,是黄煜的私房钱。
至于另一方的股东,当然也只是时穿本人,这店铺由黄煜抽调亲信家人经营,因为黄煜今后要做官,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所以这间店铺等于完全自主经营自主结算。京城黄氏店铺的账房先生将负责每月带领时穿雇用的会计进行盘账,但对具体经营项目绝不插手。
借鉴现代期股期权概念,黄煜同意跟时穿每年拿出百分之五的红利奖励经营者,具体奖励方案让两人商量了一宿,等第二天一早,时穿黑着烟圈与众举子告别,早就已经雇好的六七名帮闲已经在他们屋边等急了,骡马店的车夫也准备好车马,此时的时穿已经把行李处理殆尽,马车上只放了几个空空荡荡的箱子。当然,多余的金银已经兑换成界首巷开出来的票引。
东京汴梁城的界首巷相当于这个世界的华尔街,在这里每笔交易都是百万贯上下,一百万贯那是入门的门槛,没这些钱,界首巷的富豪都不拿正眼夹你一下。因为交易的数额巨大,故此界首巷商人推出一种票引,这种票引不是交钞一类的废纸,它相当于现代的银行票据,非有真金白银存在柜台上,这才能开出正式的票引。
由六七个帮闲引路,怀揣票引的时穿沿着东十字大街一路慢慢走,路过旁边的知名店铺,则进去采购点东西,渐渐的,几只空箱子装满了,天色逐渐接近中午,路途也接近终点。
站在汴梁城外城的城门口,时穿从荷包里拿出散碎的银两,打发走了众帮闲,正准备穿过外城门,离开东京汴梁城,路边传来一名女子的招呼声:“时大郎,还记得奴家吗,我就是半路上与你们同行的嘌唱刘娘,咱们曾经同行到沭阳的,还记得奴家吗?。”
第243章东京城里开时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