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有失妇道(2 / 4)

兴宋 赤虎 3234 字 2021-06-10

家,都无法辨别真伪的家伙,你信不信他能够伪造古董首饰?”

“哦——”黄娥长长的叹息一声,马上问:“可是,哥哥,咱们做箱包,做香胰香脂,已经衣食无忧了,哥哥这么奔忙,还做这些为什么,咱们,需要插足珠宝业吗?。”

时穿停住手,目不转睛的看了黄娥半晌,被他盯视的黄娥心里一阵阵内疚……啊,夫为妻天,眼前这男人是要当丈夫的,我怎么如此步步紧逼,真是有失妇道——我错了,我不该……

时穿突然说话了,可是他说什么,黄娥听不懂。时穿慢悠悠的说:“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强大的生产力转换不成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拥有整个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财力,为什么没有拥有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战斗力?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嗯嗯,别小看这些首饰,它至少展示了金属拉丝工艺,以及非凡的想象力,以及跨时代的设计能力。这个世界……知道多米诺骨牌吗?嗯,你肯定不知道,我现在所做的是:推倒第一块骨牌,而后等待下一块骨牌倒下的回音”

黄娥;愣了一下,正想问个究竟……说曹操曹操到,刚才说到鲁大,现在那三人恰好进门了,他们每人领着一个媒婆——身穿着淡绿色褙子的媒婆。

这种淡绿色褙子属于官方登记的中等媒婆,每次牵线做媒,价格十贯。

褙子这个东西,就是一种女士马甲,只是没有纽扣。大宋朝建立之初,这种褙子是给妾室以及丫鬟穿的,因为这两种女人多数站在当家主母的背后,故称“背子”,而后加“衣”字旁,成为“褙子”(此一解释出自朱熹)。

初始,褙子是一种低贱服饰,但因为服装外加了这么一层马甲,让衣服多了许多变化。逐渐的,褙子开始在民间流行开来。仁宗年代,朝廷的官员多次指责说,朝廷官员的正妻也穿这种丫鬟、媒婆穿的服饰,这是一种不顾身份的“服妖行为”,穿这种衣服抹杀了阶层差别,有失官体……

然而,大宋朝是个极其开放的商品社会,皇宫外东华门前摆摊的人堵住了皇宫大门,上下朝的官员为此愤怒叫骂,但自皇帝却对摆摊的百姓无可奈何,以至于大宋三百年,至今,那些摊贩每逢节假日,依旧将皇宫大门堵得热火朝天——两宋近五百年啊,就没一个“伟光正”的城管上去,为了皇帝陛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任何理由,去“打砸抢”一番,难那怪“伟光正”时代称这个时期为“弱宋”

这个官府,对待人民实在软弱。

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官员看百姓穿戴不顺眼,除了骂几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