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跟崔庄里长打过招呼了——如今兵荒马乱的,本村同时开展两项工程,未免来的人杂乱。
这话,我也让里长悄悄给其余大户透了信,其余大户也觉得人来多了不安生,所以——在我屋子建好之后,方举人别想得到邻居的签字许可。”
施衙内叹了口气:“我却等不及了,素珍姑娘这几天闹的回城,说是三年一度的科举盛世,整个州的才俊都汇集海州城,她不能错过。”
稍停,衙内问:“你与我同行如何?”
时穿看了一眼城中来的两位“急脚”,这两位宋代邮递员送来了消息,说是蜀地素馨的家人听到她的消息,居然千里迢迢赶来了,准备接女儿回家,因此急等着时穿回去。
时穿叹了口气,黄娥果然是官宦女啊。只要一有机会,昔日的生活习惯就全暴露了,城里离此不过三十余里的路程,找个熟人转托一下,信件也就送到了,偏要花钱雇急脚,至于吗?
然而,黄娥在城中有熟人吗?这样一想,让时穿心情平静了许多:“本想多在此地待会,至少也等作坊修建完毕,但谁能想到,人家远在蜀地,能够只花四个月的工夫赶到海州。来得如此快速,足证其父母多么疼爱素馨,由此可以推想他们心情的急迫……算了,我还是回去,送送素馨姑娘吧。”
回过身去,时穿跟老管家穆顺交代:“我在本庄新来乍到,没什么根基,如今借着这项工程,招揽了七八百人,这些人就是我的根基。本庄原住民不过千余人,咱把这七八百人笼络住了,再加上崔姑娘的佃户,我们就可以在庄中横着走。
作坊建好后,别急着解散这些人手,提前告诉他们,干活卖力的我还要继续雇用,这作坊要招收五百人务工,此外我还需要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无论会做什么,只要有技术,我都雇用,管家,你要多操心了。”
老管家精神一振:“我们八十亩地,如今又拿出二十亩建宿舍,剩下的田地需要不了多少人手,公子这招好使,如果开办一个大作坊,招收一群新人手,这庄子上,怎么不由得我们说了算。
大郎放心走,今年入冬之前,老汉一定把作坊与宿舍都建好,只是……庄子上的小青年也要照顾,已有不少人家过来打招呼,希望进作坊做工,光这些人手,也有一百余人吧。”
时穿指了指自己的作坊工地:“六十亩地的厂房,我其实打算雇用八百人做工,但是,这么大的厂房竖立在野地里,也要防范歹人的觊觎——你回头挑一挑,那些只有一把子力气,虽然没什么技术,但能做事认真的人,咱都要。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