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童年玩具(2 / 3)

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

从中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

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史书记载的陀螺最早出现于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

在宋朝时就有一种类似陀螺游戏的小玩艺儿,名字叫作千千,类似如今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个直径约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支铁针为轴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厘米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

石一飞自幼就玩过这东西,他愈发觉得无聊透顶。

就连狗腿子们也没了多大的兴致,原来小公爷想玩的是这个东西。

石小凡也没有理会儿子,而是将自己手中的陀螺已经雕刻好了。

然后,他用锯子将陀螺锯下来,再在陀螺尖锐部分镶上了一粒钢珠。

陀螺不稀奇,可是镶嵌了钢珠的陀螺,格调立刻就提升上来了。

要知道,之前众人玩陀螺,顶多就是砸上个铁钉,或者用小石子代替。

这样的陀螺,玩不了多久就加大了摩擦力,使得陀螺转动困难。

而加了钢珠的陀螺,才真正赋予了陀螺的灵魂。

当石小凡玩起陀螺,用小皮鞭抽打的时候,陀螺在青石板上稳稳地旋转着,立刻吸引了众人。

原来这个东西还可以这么的好玩,狗腿子们立刻争先恐后起来:“我也来,我也来!”

石一飞也后悔了,他捡起地上的松木:“爹,为何不早点说,镶嵌了钢珠竟如此好玩。”

石小凡一鞭子抽了过去,陀螺立刻疯狂旋转起来:“切,这有什么稀奇的,你爹我还有好多好玩的呢。

来,咱们比一局。”

石小凡玩过一种叫做臭头鸡仔的玩法,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圈,直径约30厘米左右。

参加游戏的人需各拿出一个陀螺放在圈圈中,猜拳决定先后次序。

第一位先拿起陀螺往圈圈中抽打,利用技巧及陀螺旋转的力量,将圈圈内的其他陀螺打出圈外,若“救”出一颗陀螺,就可以继续抽打,但若自己抽打的陀螺不小心留在圈圈内,则丧失比赛资格。

由于陀螺装有钢珠且是高速旋转,被救出的陀螺往往已遍体鳞伤,有如鸡群中常被同伴欺负、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