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城墙(2 / 3)

朝廷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改进耕牛的品种,从青海等地引进的耕牛和中原的耕牛杂交出来的黄牛,耐力更强不易生病繁殖力也增加。

这使得,耕牛开始愈发的增多。

而不杀耕牛这一纸律法,在千年的封建文明中一直都在延续。

可到了如今,许多地方几成废纸。

甚至于,许多富庶之地的酒楼,明目张胆的挂出白切牛肉、酱牛肉、牛板肠牛肝牛肚之类的美食。

对此,地方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纷纷上书,请求朝廷废除杀牛犯法的罪名。

可是考虑到大宋朝的综合因素,朝廷一直迟迟没有批复。

但是,照这样发展下去,取消杀牛犯法罪名也是早晚的事。

上万头耕牛被送到流求,后续还有更多的耕牛运送过来。

只要肯搬迁到流求的百姓,都可以免费得到一头耕牛。

再富庶的朝代,那些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的百姓依旧贫穷。

这就给了那些百姓们机会, 听说流求那边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这种好地方,比呆在山沟沟里强多了。

朝廷给的优惠实在是诱人,于是便出现了整村整村的搬迁或者整个部族一同搬迁的情况。

大量的家庭搬到了流求,为台州带来了大量的人口。

然而这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稳定,十年之后才能看出效果。

薛昆和毕昇升官了,薛昆成了台州府府尹,毕昇是台州通判。

而石小凡,则成了流求路的经略使,掌流求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

台州的镇南王府,薛昆和毕昇找到石小凡。

二人做了官,可彼此却高兴不起来。

看样子,他们这一辈子要呆在流求了。

至于东京城,这辈子别想了。

“驸马爷,那个台州城墙修建还是进度太慢。

咱们安置过来的百姓有二十多万人了吧,可是百姓们还得开垦土地,还需耕田种地,能抽调的人手实在太少。

这么大个台州城,修建城墙的进度慢的出奇。

我和毕昇想出了很多办法,总是进度太慢。”

一旁的毕昇也跟着说道:“是啊驸马爷,这修建城墙的石料也缺。

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而生产的混凝土也是人手不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