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敌营(2 / 3)

看这些人吃饭,简直是一种享受。

在他们眼里,食物竟然是如此的美味。

其实,他们根本不在乎食物的好坏,吃的好不好并不重要,吃的饱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甚至,营帐内的夏侯婴也是如此,甚至于包括戎羟。

人是需要吃饭的,五谷杂粮,一日三餐。

在这里,在大汉这个时代,一日两餐更为合适、 石小凡仅仅是动了几筷子便停著不食,旁边的夏侯婴看了他一眼:“怎么,石英雄怎么不吃?”

石小凡笑笑:“不太饿。”

“那就别浪费了,留给我。”

说罢,夏侯婴将石小凡碗里的粥毫不客气的倒进自己碗里,然后吃猪食一样的稀里哗啦。

这让石小凡又是一惊,按理说夏侯婴是个将军,他的伙食应该不会差。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甚至于刘邦自己,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伙食也是粗劣的很。

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汉军所向披靡。

将领不为享受,士族拼死战斗。

这样的战斗力,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容小觑的。

匈奴人也是一样,他们是先吃饭,吃完了饭才上来酒水的。

而且,石小凡还发现,每个人在吃完饭的碗里,都不会剩下哪怕一滴残渣。

他们的粗陶碗,可以说是光可鉴人,直接省却了洗碗的步骤。

这只能说,这个时代的粮食紧缺。

每个人能吃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而且他们吃完饭,戎羟才命人端上来酒水。

酒水的度数极低,其实更像是果浆。

更重要的是,没有酒杯酒盏之类的东西。

而是,一个酒坛子里面放置着一个勺子。

由专门的一个倒酒老人,用勺子从酒坛子里舀出一瓢酒,然后倒入每个人面前的碗里。

石小凡不知道的是,一直延续到三国。

大多数人吃酒还是这样的,很少有人用酒盏。

比如曹操,他是用青铜酒盏的。

而吕布去司徒王允家作客的时候,王允的家丁,就是用勺子盛酒的。

当时的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椒花酒等。

当时男女宴饮时可以杂坐,刘邦回故乡当地的男女一起在宴会上“日乐饮极欢”。

这个时代的礼教大防还是相当宽松的,男女同席地而坐饮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