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都凉了,我就是怕连累众人,把若冰姑娘他们支到了邓州我才下手的。”
没错,在罗县。
县令王赞伙同矿主,准备对准备造反的矿工下手。
矿工的家属因为得不到赔偿,加上被层层盘剥,矿主不拿矿工当人。
于是,他们聚众千人之多,准备攻打县衙造反起义。
历史上无数的例子证明,造反毁于叛徒之手。
这次也不例外,有人提前泄密,于是王赞在衙门布下重兵,只等矿工造反然后一举拿下。
只是,这王赞低估了一个人,那就是凌天扬。
臭味相投便称知己,这王赞和凌天扬一见之下便相见恨晚。
王赞错误的把凌天扬当成自己人了,于是把他布局想缉拿反贼的事一股脑儿全跟凌天扬说了。
毕竟这将来上报朝廷的时候是大功一件,罗县有野民造反,县令王赞事先得知,将反贼一举拿下。
报上去,可是大功劳。
纵观整个大宋朝,造反的农民起义数百起。
像是王赞这样,将反贼之火消灭于未燃的,朝廷肯定会大加褒奖。
而这位勇敢候乃是皇帝钦赐,此人还是驸马爷的亲二舅。
这马屁不拍,更待何时。
凌天扬一听自然是大惊失色,这一旦造反,这些矿工有理也变成了没理。
反贼,无论你是什么原因,历朝历代朝廷都不会给你好下场的。
于是,凌天扬亲自去找到闹事矿工们的头,跟他说你们的事他会上奏朝廷。
而且县衙早已埋伏好看官兵,他们已经知道你们要造反,大家赶紧散了。
不然被官府弹压,会死人的。
矿工们群情激昂,他们哪里管这些。
再说你凌天扬的话有谁能信,县令当初也是这么说的,你们矿上的事官府会管。
结果就是派兵前来镇压,如今你凌天扬也这么说。
反正大家活不下去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大家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即便是有埋伏又怎样,跟他们拼了。
这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被逼疯了。
官府在他们眼里没有一个好东西,有人主张杀了凌天扬祭天,于是大家纷纷响应。
凌天扬大怒,老子好心来劝你们,你们还要自己去送死,明知道衙门有埋伏,官兵手里有刀枪有弓箭,你们有什么。
拿着锄头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