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化肥(2 / 3)

程度上避免皇帝的决策错误。

在明君手里,这种制度利国利民。

倒是到了昏君手里,他会想方设法加固自己的皇权,到时候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了。

赵祯很是宽容,是以赵祯一朝的文官,尤其是御史们,个个都是大喷子。

别的不说,包拯就是头一个。

光是被包拯喷下去的官员,就有二三十个之多。

立妃和废妃肯定也会在朝堂掀起一阵风波,肯定有人会说当初不让陛下您册封您偏偏不听,现在怎么样了,还不是被废了。

也会有人说陛下失察,此等人品的人怎可为妃,不过赵祯不在乎了。

虱子多了不咬人,那些言官愿意喷便喷去吧。

眼下这个败家子做出的化肥,倒是引起了赵祯的兴趣。

只要是能提高百姓粮食产量的好事,赵祯都是无条件支持的。

千百年来,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把粪肥当作主要肥料。

进入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同时在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粮食供应紧张,并成为社会动荡的一个起因。

化学家们从18世纪中叶开始对作物的营养学进行科学研究。

当然,若是建造一些大型化工厂,制作化学肥料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件事。

以大宋朝现有的技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石小凡研制的,不过是一些初级化肥原料,意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适应各种作物需求的,同时制作起来简单,原料采集容易的化肥。

比如,以泥灰作为人造肥料。

泥杂肥,是指以淤泥、炕土等和生物残体的混合物作肥料。

如泥肥、熏土、炕土、垃圾等。

泥肥即湖、沟、河、塘中的肥沃淤泥。

主要由雨水冲刷夹带而来的地表细土、无机盐、腐烂的有机污物、枯枝落叶等汇集到湖、沟、河、塘底部,加上水生植物、动物遗体和排泄物等,经发酵分解而成。

富含有机无机胶体及氮磷钾等多种养分,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调节土壤的养分供应,加厚耕层,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这些肥料来源广泛,制作简单。

对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有着很好的作用,虽然这泥杂肥其实在民间早已普及,但是如何做到有效利用,百姓们并不知道。

比如有的百姓把新鲜的泥肥用在地里,不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