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入宫(2 / 3)

的败家子,赵祯忍不住冷笑了起来:“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滚吧。”

滚就滚,真当这皇宫什么好地方不成。石小凡施了一礼:“臣还要去斗蛐蛐儿,臣告退。”

“等等!”赵祯急了:“带朕一起去。”

这么好玩的东西,怎么能少的了赵祯。石小凡却不想带他去,他有些后悔适才的嘴贱。早知道,就不跟他说这个了:“陛下,这不太好吧。您是皇帝,臣去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什么人都有,若是暴露了您的身份,被史官们知道了给您扣上一顶蛐蛐皇帝的帽子,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赵祯心中一凛,这败家子说的还真是没错。蛐蛐皇帝、蟋蟀皇帝,都不是什么好名声。若是被史官们这么记上一笔,还真是遗臭万年。

不过,斗蛐蛐实在太诱惑了,他忍不住:“朕乔装打扮一下,不让旁人认出来便是。陈琳,去内侍监找几件衣服,咱们偷偷出宫门,”

赵祯赌品不怎么好,石小凡是真的不想带他去。自己好不容易花大价钱弄到一只红头无敌大将军,若是被赵祯看到了,肯定会据为己有:“这个、陛下,真不合适。”

“闭嘴,朕就算是遗臭万年,也是你把朕怪带坏的,到时候史书上也会留下你个王八蛋的名字。”

“臣不怕啊,臣的名声本就不怎么好,遗臭万年便遗臭万年罢了。倒是陛下您英明神武,容不得半点玷污的。”、

赵祯有些恼怒:“就是你们这些话,害得朕整日窝在这皇宫之中动弹不得半分。什么叫英明神武,朕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就是斗个蛐蛐儿么,非要往朕身上泼脏水么。”

皇帝都好名声,一般不会去插手史官的事。史官是古代封建王朝设立专门记录和编纂历史的官职,后来经过演化,史官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和得失,统称为内史。另一类则是专业负责编纂前朝的历史传记。

中国古代的史官一直都有秉笔直书,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畏强权的性格。在春秋时期,就有崔杼弑杀君主的权臣,为了修改史册记录的一句话,连杀三位史官。

崔杼是臣子,当初齐庄公上位还是自己帮的忙,谁知道齐庄公给了自己一片青青草原,于是他趁着齐庄公来自己家和自己妻子私会的时候,设下埋伏将齐庄公捉下,当场杀了齐庄公。

崔杼就拥护齐景公当了国君,自己做了宰相,一手遮天,权倾朝野。而针对崔杼所做的这一事,史官太史伯在史书中这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