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篡夺之祸、惧诸侯也。然自春秋以降至於战国、诸侯放恣、益不知有周室、天子徒拥空名於上、而卒灭於秦。唐有天下、行府兵之制、沿边置节度府、天下劲旅布处四方。突厥吐蕃之寇、天宝灵武之乱、皆资外兵扶翼而不遽亡。即以仇士良之威暴、而昭义一表、乃震惧不敢复肆、其制可谓善矣。然自安史之后,藩镇外擅,更为乖逆、至合纵以抗天子。飚驰云扰、终唐之世、其祸不解。凡此皆外重内轻、其失至於负隅怙强、朝廷不能制也。”
这下轮到石小凡和包拯二人大吃一惊,这三人论文答辩丝丝入扣,对时政弊端一语中的,怎地平日言谈却跟个智障差不多?
从包拯给他们出的这个试题来看,三人文思严谨,对天下时政有一针见血的见解。难怪考中秀才也不足为奇,只是,为何却为了一个尚未开考的状元郎吵得不可开交。
难道说,此三人深藏不露,故意假痴不癫?
这就怪这三人拔苗助长了,三人确实是凭本事考中的秀才。然三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读成了个书呆子,对于读书他们确实有些天分,可是对于社会生活一窍不通。
书读了学以致用,而这三人只知死记硬背。这道史论题目恰巧他们三人以前学过罢了,包拯当下并不再问,他怕石小凡继续找他们麻烦,毕竟这三人虽然迂腐,好歹也有些真才实学:“行了,这是东京城,你三人不可在大街上喧哗闹事,都走吧。”
其实石小凡懒得理会这种人,书呆子所在多有,朝中不就有几个么。
“老包,我是来找你办东郊地契的,你开封府盖了章,这地契才是我的。”
“驸马爷,恕我直言。你多才博学,对这三人你有何看法?”那三个士子走后,包拯问道。
石小凡哼了一声:“智障。”
苏绅和梁适作为主考官,对于这次科考很是重视。原本并没有什么交集的二人,在聚贤楼一起吃了一顿饭。
“梁右正,此次科考尚未开卷,你觉得今年试题朝廷会以什么为常科?”
“哼,瞧你这话问的。苏员外,这朝廷会出什么常科试题,我怎么会知道,你可真是有意思。”
苏绅真的后悔,后悔要和梁适这个王八蛋出来吃饭。朝中上下都知道这厮尖酸刻薄,可没想到这么气人。
自己不过是故意搭话,谁知道这厮一上来就怼自己。若不是知道梁适是个什么脾气,自己早就拂袖而去了。
“要我说,今年咱们状元郎头衔是没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