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宋代航海业的发展(2 / 3)

盗。以他们的装备,完全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了。护卫舰是探路船还有补给船,它们负责探寻海中暗礁还有给大船输送补给的。

为了方便,八艘护卫舰分别是龙卫一号、二号、三号一直到龙卫八号。

护卫舰上都载有鱼雷,与在水下乱窜的现代鱼雷不同,石小凡研制的鱼雷则像是在水面上飞过撞上敌舰.它装有一枚一百八十斤黑火药驱动的火箭作为动力源,一枚或两枚燃烧弹为武器。这玩意儿威力大,一旦撞上敌舰,对方的木船往往就会支离破碎。

胶州号仅仅有了大致轮廓,要想下水试航还得需要继续建造许多内部设施。

不管怎么说,石小凡是非常之满意。这艘巨轮和他设想的一样,已经又饿了近现代科技的雏形。蒸汽机除了带动轮船螺旋桨驱动,还可以用来发电。

船上灯火通明,航行在大海之上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寂寞。

赵嫕很宅,她不怎么喜欢出来抛头露面。而曹小梅则不同,她喜欢围在石小凡身边转悠。

这日,曹小梅缠着石小凡要去看大船。

“小凡哥哥,我要坐大船,你就让我上去看看吧。”

石小凡很无奈:“不行,今日从西山运的玻璃应该快到了,我得去看看。”

“玻璃有什么好看的,我要看大船!”

曹小梅想上大船体验船舵,因为这个大船的船舵和她平日见过的不太一样。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外贸易步入高峰,内河运输的规模也远胜前代,这一时期造船技术也发展到空前的水平。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在都城的运河汴河上行驶的20多条客船、货船、漕船和渡船,体现了当时内河船高超的制作技术,同时可以看出沿用至今的先进舵型,在当时已经被普遍运用。从这些作品和后来人们仿制的模型上,你能看出古代聪明的造船者,根据不同水域,为舵设计了不同的外形。

而胶州号的船舵要高大上的多,上次石小凡带她去了,曹小梅想玩,石小凡没让她玩。

这不是玩具,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西山运抵的这批玻璃非常重要,这是一批钢化玻璃,是要安装在胶州号上的。

钢化玻璃优点自不必说,但是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这是它的一大缺点。

所以船舱设计一般都是先做好钢化玻璃,然后再按照玻璃的尺寸来造窗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