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逼婚(2 / 3)

的刺绣。抬起头,然后看到了石小凡。

四目相对,数月的分别使俩人心中充满激动。

石小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了这个温婉的公主。去了契丹以后,更是加倍的思念,就连做梦,都是赵嫕的影子。

而赵嫕也好不到哪里去石小凡走后她是日思夜想。好不容易听说他回京了,还不来看自己。

而自己也不敢再装病,否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傻子也会猜出来,哪有这么巧。

如今这厮终于自己来了,宫女们识趣的纷纷躬身退出,屋子里,就这俩人。

“你,你还好吧?”石小凡难掩心中的思念之情,实际上,他也不想掩饰。

老子就是喜欢你,掩饰个屁。

赵嫕眼眶一红,随即嫣然一笑:“没有,我很好,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虽然看起来是几句废话,实则包含着无限深情。

“哦,对了。”石小凡猛地想起,然后将背上的药箱搬下来,打开药箱从里面摸出来一个东西:“契丹那边的胭脂水粉,采自焉支山的。”

《五代诗话·稗史汇编》:“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

这种红蓝草,便是胭脂草。由这种草提纯出来的胭脂,石小凡给她带的是口脂,也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口红。

胭脂分两种,一种口脂,一种面脂。

至于这面脂,那就是涂在脸颊上的。在古代,尤其是盛唐更盛红妆。

《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

王建《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

不过这种浓妆以现代审美眼光来说,简直辣眼睛。所以石小凡只给赵嫕带了一些口脂,当润唇口红用。

大宋富有四海,什么样的胭脂水粉没有。可这是石小凡从契丹专门为自己带回来的,赵嫕心中甜蜜无限。

“你,你今天怎么来了?”赵嫕鼓起勇气问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