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飞宗泽(3 / 6)

晁氏水浒 藏剑翁 5039 字 2021-06-07

已是无能,如何可以再改投灭了宋朝的大梁。实难从命。”

晁勇道:“天下原是天下人的,皇家也不过是帮天下人治理天下,谁背弃了天下人,天下人就抛弃他,选一个新的皇家出来。官员吃的俸禄也都是得自天下人,你们尽忠的对象应该是天下人,而不是某一个皇家。”

天下不是皇家的其实到了宋朝已成为多数士人的共识。

宋朝的权力运作,皇帝下诏都要经过中书省和枢密院,否则臣子可以抵制,因为这是不合法的。

这一点在宋朝多数时候都可以执行,仁宗朝时,宰相杜衍对皇帝私发的诏书,一概不予通过,每积至十数,则连封而面还之。仁宗对杜衍也无计可施。

宋孝宗时,经常陪皇帝下棋的内廷国手赵鄂向皇帝求一个官员,宋孝宗也有意成全他,但是考虑的实际艹作问题,只能告诉他:“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又指点他去央求宰相,可以想象赵鄂去了一定少不得拿皇上说事,但是宰相却是坚决不从,并且表示:“纵降旨来,定当缴了。”宋孝宗听了,也只能感叹:“书生难与他说话!”

宋度宗时,由于皇帝今曰内批,明曰内批,老是绕过宰相机构下发诏书,破坏“权归人主,政出中书”的惯例,御史刘黻便上了一道奏疏,在奏疏的开篇,刘黻不客气地告诉皇上:政令“必经中书参试,门下封驳,然后付尚书省施行,凡不由三省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不足效也。”而奏疏的最后,刘黻总结说:“故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

宋神宗时,宰相文彦博也曾对宋神宗说,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南宋初,更是有位御史方廷实直接告诉宋高宗:“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当然这一切还是建立在皇帝贤明的前提下,赵佶当政后,这一切制约就都没了。说穿了,宰相是皇上任命的,如果皇帝贤明,宰相自然可以据理以争。如果皇帝昏庸,有多少人还能违逆皇帝就值得怀疑了。

宗泽也是进士出身,自然也有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想法。只是他也听过晁勇杀李纲、禁陈东的做法,以为晁勇是容不得他人非议的人,倒没想到晁勇能说出这番话来。

宗泽怀疑道:“太子当真以为天下是天下人的”

晁勇点头道:“当然,哪一次改朝换代的主力不是天下人,谁能问鼎天下都是由天下人决定,所以历代雄主才纷纷讨好百姓,想得到百姓拥护。田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