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注意到秦桧以后,便决定让秦桧以后代他传播数学。
他不会在太学一直讲学下去,只要讲完一遍,他就会把继续传授的任务交给秦桧。秦桧是太学学正,学的又好,无论从身份还是从知识上,都可以完美的完成这个任务。
因此晁勇在课余时间,也会给秦桧一些时间,而秦桧也会完全利用这些时间,片刻都不会浪费,即使没有问题,也会制造一些问题出来。
不过几曰,秦桧便成了太子的忠实狗腿子。
为了方便太学师生,太学中也兴办了食堂,朝廷对太学的学生还有补助,每月一千文。朝廷还会为从外地选拔而来的贫苦学子提供住宿。
可以说朝廷给太学的学子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为的便是这些学子专心求学,学成以后报效朝廷。这些也基本都是延续的宋朝政策。
太学食堂的食物相比城中的一些酒楼也并不逊色,甚至有一些菜是名满全城的。
著名的“太学馒头”,就是太学食堂所作,后来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声名远扬,城中的商人高价把做法买去,在城中仍旧打着太学馒头的名号卖。
此时的馒头其实是后世的包子,武大郎卖的炊饼才是现代的馒头。
太学馒头便是肉馅的包子,味道鲜美。有一次,宋仁宗赵祯来太学巡视,当天太学吃的便是馒头。
宋仁宗吃过馒头后,当即大赞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
皇帝的金口玉言评价,当即让太学馒头在东京传开,吸引了商人购买做法,让太学馒头成为东京城有名的小吃。
在太学食堂吃过午饭,小歇片刻,晁勇便在太学师生的簇拥下往开宝寺而来。
不少城中百姓看到太子领着太学的师生上街,也满怀好奇的跟在后面,搞得声势越来越大。
到的开宝寺时,后面已经跟了几千人,吓得开宝寺知客僧差一点就要关门谢客了。
晁勇没有理会赶来迎接的寺庙主持之流,而是带着众人往寺中铁塔而来。
开宝寺铁塔并不是真的由铁铸成,而是一座砖塔,只是因为表面铺的琉璃是铁褐色,看上去便仿佛铁塔一般,因此被人们唤作铁塔。
塔高一百八十尺,共十三层,每一层都是等边八角形。
开宝寺铁塔闻名,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琉璃塔出名,而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典故。当年开宝寺塔初建时并不是琉璃塔,而是一座木塔。
最初的开宝寺木塔由宋朝名匠喻浩督造,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