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仁仁出生了(2 / 4)

天津小帅哥!”旭脱口而出。

“你给晴晴也买一个天津户口呗。”盟一本正经地说。

“户口还能买呀?”旭很吃惊地问。

“不是买户口,是天津现在有个政策,四十万以上的商品房,只要是全款,一次性交清就可以送蓝印户口。将来孩子上高中再迁过去,高考分数线低多了!差四十多分呢!”看来盟对此比较了解。

“还有这事!唉,我没这么多钱啊!”旭感叹道。

“你这不马上出国了吗!两年就够了。”盟说。

“为什么分数线差这么多呢!”旭又问,“直辖市各种教育资源都比别的省市强,什么都受照顾,学生考学也受照顾,他们不成了寄生虫了?”旭又开始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呀!”盟想解释,但他好像有解释不通。

“你想想吧,比如说,河北某一个考生,苦读十几年,基础打得很好,分数考得也很高。可就是因为地域的原因,进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而北京的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接受所谓素质教育,边玩边上学。到最后呢,就因为照顾本市生源加上考分优惠,上了个重点大学。到了大学里面还是不怎么太用功努力,而轻松混了个好文凭。最后两个人应聘的单位肯定也有所不同。”旭顿了顿,接着说,“这两个人的命运基本就这样定了。可是后果呢?河北的学生到了一个很普通的单位,可能还会继续他的勤奋劲儿,慢慢的,也就磨平了,完了。北京的学生进了好单位,比如航天部门,科研部门。但以他一直以来的惯性,肯定还是混。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就这样,国家失去了一个勤奋努力的好苗子。同时,多了一个‘混’的‘玩闹’。想想看,这个好苗子如果到了好单位,非常有可能做出很大的成绩。成绩不光是他自己的,也是国家、单位都能共享的!你可要知道,人才难得呀!”旭终于说完了。端起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他还要继续说。

“河北大部分都是农村啊!农村的孩子考出来多不容易!可是,现在考出来又能怎么样呢?供一个学生太难了!小学到初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花不了多少钱。可是一上高中,一年最少就是一万多!到了大学费用更高了。农村哪有那么多钱供孩子上学?所以,很多家长一看自己孩子学习稍微差点,就不愿意再供了。因为什么?考个一般的大学,又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不上了呢!你不知道,很多孩子从初中就开始不上了。所以,很多人才从初中开始就流失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