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北边有一座不大的桥。从这里下路右转,就到了他第二个小队。不知道这个小队还在不在这里。如果行程不急,他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晚上住在快到鄯善的一个小镇子—--连木沁。前年他在这里施工,就是从这里上的火焰山。这儿有个地质大队,有个半生不熟的人开的小旅馆,碍于情面,老板让他们住下了。老板娘亲手下的面片汤。旭吃得心里热乎乎的。
初四这天走的路比较多。因为毕竟到了312主国道,都是在戈壁滩上,路很平,路况也好得多。车过哈密,没有停,继续向前走,在精疲力竭之际,到了星星峡。这里是新疆和甘肃的交界处,是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山路蜿蜒,两旁危岩峭壁,自古就是内地通往新疆的咽喉要道。它不仅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东边是汉文化,西边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的聚居地。空旷的天地间,一个只有二百多米长的小镇沿国道边排开,朗朗天际,无垠的旷野、星星峡孤零零的伫立在凛冽寒风之中。这里的气温极低,比临近大多数地方都要低10度以上。湿冷的寒风吹了一夜,没有电,没有水,只有一个火光微弱的煤炉取暖。早上五点钟起来要出发的时候,却发现电瓶不行了。车启动不了。旭打着手电,奋力张开早已冻僵的手,身体颤抖在瑟瑟的寒风中,帮司机师傅把那台东风车上的电瓶拆过来才勉强启动。
星星峡隘口两边的山峰,矗立着当年内战时期构筑的碉堡,历经风雨的碉堡虽然已经破败,但黑洞洞的射击孔仍然正对着路这边的方向。听说这里有一个纪念红军西路军西征的纪念碑。旭很想去祭拜一番,这些英勇的前辈,为了统一大业,一生征战万里,马革裹尸就地安葬,这是何等的大英雄!可是,很多人宁愿到和尚庙里进香还愿,乞子求官,也不愿意为新中国的英雄们填上一块砖瓦!
初五住在嘉峪关。长城的起点。新疆人常说的“口里”,“口外”就是以此为界的。
初六住进武威边上的一个小镇子。新疆和甘肃的国道铁路都距离城镇很远。还是那种简陋得不一般的小旅馆。旭他们是不会住大宾馆的。每天的补助是120块钱。他们还想从这些有限的补助里面再省出一些来。每天最低要行驶800公里,这台奔驰车有限速,每小时最高只能跑65公里。一天下来最少要连续开车12个小时以上。司机是一位50岁左右的老师傅,患有轻度的糖尿病。他的身体快要承受不住了,但他咬牙坚持。他也是一位性格坚强,同时过日子也很仔细的人。
初七一天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