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待工 动荡 再伤别离(2 / 6)

旭并不喜欢请教人,他喜欢在旁边看,从观摩的过程中理解并记忆,自己暗中掌握。他当然是聪明的,而且学校里还学过一些计算机基础,学这些东西并不难。但最终他没有学会五笔。五笔的字根口诀太复杂。

已经到了7月份,是不是出工真的无望了?听说工资制度改革了,不出工的月份,工资只发70%,而且随着在家待工时间的增加,工资还会越给越少。处里还增加了两个新玩意: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长期不出工的人挂在那里,只能拿最低生活保障!这也太恐怖了吧?出工是完全靠各种补贴才挣得相对多一点的,现在这样发工资的模式,那野外比机关在收入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了。而且,比县城地方上的大多数单位都没有了优势!工资降低了,那每年在外游荡好几个月,还有什么价值呢?

也许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造成的。石油行业养的人太多了。物探局刚刚改制,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这就意味着,物探局以前每年从总公司拿拨款,现在变成了自己出去闯市场争合同。钱来得难了,当然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听说要开始进行优化组合,减员增效,买断工龄,下岗,内退。全国各地都已经闻风而动。最先动作起来的是纺织行业。郑州,石家庄,保定,东北,这些传统的工业基地,很多人都买断,下岗了。有些厂子卖给了外国人,中国唯一的乐凯胶卷也要和外国合资。

设在涿州的几大中直单位,也正在走下坡路。这些单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开始破败了。以前不是一直很稳定吗?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样?

与轰轰烈烈的下岗买断相应的,则是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等新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流行的说法是“甩包袱”。

旭刚刚踏入社会还不到两年,他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之间,会出现如此之多的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同样,物探局也有了一些风吹草动。作为国有企业,中直单位,物探局肯定是躲不过这次风潮的。

燕儿就要放假了,毕业了。分配到哪呢?他没有去为她分到一处而努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太微小了。这肯定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可是这个时候,仪修站的通知到了。要他去单位参加英语培训班。他早就等不及了!

这次处里安排了很多培训班,有英语培训,有驾驶培训,更有安全培训。据说办这么多培训班的原因在于今年一处出工队伍很少,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给大家集体充电,工资全额发放。这是好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